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郑繇

郑繇

【介绍】:

唐代诗人。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中宗嗣圣元年(684)登进士第。玄宗开元初,累转右拾遗,迁监察御史。六至八年(718—720),为岐王长史,与岐王範诗酒相娱。十七年(729),自陈州刺史转湖州刺史。约十八年(730),迁博州刺史。其间曾任金部郎中。繇工五言诗,在岐州所作《失白鹰》诗,当时以为绝唱。《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旧唐书·、惠文太子传》、《唐诗纪事》卷一五、《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嘉泰吴兴志》卷一四。

【介绍】:

荥阳(今属河南)人。嗣圣元年(684)进士。开元间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岐王长史、陈州、湖州、博州刺史。繇工五言诗,《失白鹰》诗时人引为绝唱。《全唐诗》收诗2首。

猜你喜欢

  • 唐诗的魅力

    〔美〕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耀译,武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为王元化主编《海外汉学丛书》之一。此书中译本全称为《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由《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

  • 火山

    今称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作赤石山。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10公里,海拔500米许。最高峰851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夏季气候干热,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红砂岩熠熠发光,宛如阵阵烈焰

  • 沧浪客

    浪迹江湖的人;游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皎然《访朱放山人》:“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 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

    【介绍】:张祜《送苏绍之归岭南》诗句。岭南,即五岭之南,唐时为偏远之地。这两句描写想象中的友人归途情景。上句写月夜舟行,下句写日间山行,“阔”、“深”二字表现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牵念

  • 孙伏伽

    【生卒】:?—658【介绍】: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人。隋大业末自大理寺史累补万年县法曹。唐武德初,上书高祖,授治书侍御史。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后坐奏囚失,免官。起为刑部郎中,累迁大

  • 廖匡图

    【介绍】:五代诗人。一作廖图、廖光图或廖正图,系宋人避讳改。字赞禹。虔州赣县(今江西赣州)人,一作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生卒年不详。廖凝兄。本为虔州豪族,因当州刺史欲灭之,遂举族投奔楚武穆王马殷,

  • 王良士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为西川节度使韦皋从事。元和中,为嘉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二首,《文苑英华》存文一篇。事迹见唐裴度《刘府君神道碑铭并序》、《旧唐书·房式

  • 蘧瑗

    春秋时卫国人,字伯玉。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严于律己,善于改过,为人所称道。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兢魂再三褫,蘧瑗亦屡化。”参见“蘧玉知非”。

  •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介绍】:薛逢《九华观废月池》诗颔联。二句以对比手法写“有恨”“微波”与“无情”“明月”的不同结局,言在此而意在彼,寄寓着诗人的不平情怀。二句构思巧妙,取譬形象。

  • 颓秀木

    比喻才德出众的人往往容易遭到众人的打击。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