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璞,一作朴。字不琢。常州毗陵(治今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唐末隐居不仕,居毗陵二十余年,闭门穷学,人称魏处士。能诗。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交往唱和。其唱和诗集为《松陵集》。《全唐诗》
【介绍】:韩愈向郑馀庆推荐孟郊而作。元和元年(806)韩愈由江陵法曹召拜国子博士,与郊相遇,二人联袂唱和,相知甚深。同年五月,郑余庆罢相为太子宾客,因孟郊将离京他去,韩愈因作此诗寄郑,望其荐孟於朝。诗
杂言诗中的一类。全诗共六句,依三、五、七言依次每两句递增。相传此体创自李白,其《三五七言》诗曰:“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或谓此诗为隋郑世翼作)
【介绍】:李商隐作。在唐人诸多咏马嵬之变的诗作中,李商隐的这两首诗是颇引人注意的,特别是第二首,别开生面,每一联都采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出了唐玄宗、杨贵妃主观愿望与实际遭遇的悬差,以及马嵬所发生的悲剧
【介绍】:玄宗时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嫁巨商任宗,任宗行贾湘中,数年不归,绍兰作《寄夫》诗,系于燕足传于任宗。任宗见诗感泣而归。《全唐诗》录存此诗。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初,官太子尉,芮挺章选其诗一首入《国秀集》。今存诗一首,载《全唐诗》;存文一篇,载《全唐文》。事迹见《国秀集》目录。
【介绍】: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五代时楚王马殷长子。后唐明宗时曾官武顺节度使。长兴元年(930),其弟马希声继立,希振遂为道士。《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其与何致雍、僧贯徽联句诗1首
【介绍】:方干《除夜》诗颔联。诗从见、闻两方面写辞旧迎新、冬去春来。除夕守岁,夜灯不熄;画角残声,哀厉高亢,报道新春到来。灯烧腊,声报春,意境完整统一。
形容食炊昂贵,生计艰难。亦指仕途不达。语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
【介绍】:唐代散文家。一作张球。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为归义军军事判官,迁节度判官。大顺元年(890)为节度掌书记。能文。敦煌遗书存墓志、别传等十余篇。事迹见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