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虎
指罗邺。明程羽文《诗本事》云:“罗邺,时人目为诗虎。”
指罗邺。明程羽文《诗本事》云:“罗邺,时人目为诗虎。”
【生卒】:782~865【介绍】:俗姓柳,扬州(今属江苏)人。于扬州华林寺出家,于润州天香寺受戒。曾住建阳东禅院,又曾住福州长溪龟山,人称龟山和尚。卒谥归寂禅师。《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
指天下统一,人民安居,四海之内如同一家。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一:“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参见“四海为家①”。
唐初上官仪提出的格律诗的六种对仗方法。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格》:“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
匆忙,不踏实。孟郊《济源寒食》之三:“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中寓居襄阳姑母家,与其婢女相爱。此女后被卖于襄阳节度使于頔。郊思慕不已,因寒食节与之相遇,作《赠婢》诗。于頔见诗,即以婢女归之。《赠婢》诗因成唐诗名篇。《全唐
池名。在湖北襄阳。本名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常临此池饮酒,大醉而还,因更名高阳池,取“高阳酒徒”之意。见《晋书·山简传》。后因以“高阳池”、“高阳宴”为咏襄阳宴饮之典,或泛咏饮酒。李峤《酒》
【介绍】:杜甫《遣怀(愁眼看霜露)》诗句。二句写边塞日暮凄清荒寂景象:因水净故城楼倒影清晰;因日落而山间光线昏暗。
汉淮南厉王谋反,被其兄汉文帝惩治自杀。民间有歌谣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李白《上留田行》:“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介绍】:杜甫《后游》颈联。烟,烟霭。暄,暖。野润之处,烟光微薄,是早景。沙暄之候,日色迟留,是昼景。张溍曰:“‘野润’二句,言当日景,‘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极细。”(《读书
【介绍】:岑参作。一作《醉里送人赴西镇》。写于北庭任职期间。这首送人赴边的五绝叙写了饯别时作者醉酒解离愁的情景和行者走马将越天山的奇特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惜别情怀和裴子勇往直前、奔赴边疆的爱国热忱。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