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苏晋

苏晋

【生卒】:676—734

【介绍】:

雍州蓝田(今属陕西)人。户部尚书苏珦子。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开元初,出为泗州刺史。官至太子左庶子。晋工文能诗,又善饮酒,与李白等并称为“饮中八仙”。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补编》另补残诗1首。

【生卒】:676—734

【介绍】:

雍州蓝田(今属陕西)人。户部尚书苏珦子。数岁能属文。弱冠举进士。武后天册万岁二年(696),又应大礼举登科。中宗神龙二年(706),再登贤良方正科。玄宗先天中,累迁中书舍人,兼崇文馆学士,与贾曾同掌制诰,时称“苏贾”。开元四年(716),出为泗州刺史,以父老乞解职归侍。父卒,历户部侍郎,袭爵河内郡公。十四年(726),迁吏部侍郎,主选事。约十九年(731),因得罪宰相出为汝州刺史,转魏州刺史。入为太子左庶子。二十二年(734)卒,年五十九。苏晋信佛嗜酒,杜甫饮中八仙歌》云:“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善文能诗。《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残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三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五。

猜你喜欢

  •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介绍】:白居易《春题湖上》尾联。勾留,逗留。此湖指西湖。二句谓诗人不能抛下杭州而去,有一半原因是为西湖而逗留。充分表现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 息壤

    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且永不减耗的土壤,鲧曾以之治水。亦泛称泥土。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岩森立而来。”

  • 卫瓘

    晋代人,字伯玉。官至司空、侍中、尚书令。善书法,尤以草书为高妙。见《晋书·卫瓘传》。李贺《恼公》:“黄廷留卫瓘,绿树养韩冯。”

  • 理莹

    【介绍】:开元洛阳奉国寺僧。与诗人李白、李颀等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 白居易传论

    苏仲翔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印行,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新一版,较初版改动凡数十处,并重行补入“导论”中“中国的诗歌传统”一节。全书近6万字,是建国后较早的一部研究白居易的著作。全书分“

  • 李白的故事

    郁贤皓、何永康著。12万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5次印刷;1990年1月第二版,3次印刷。该书将李白一生的事迹和主要诗文编成完整的故事,用文艺笔调,在细节上增添虚构成分,写成一本供青少年阅

  • 挂席

    谓行船。席,谓帆。贾岛《送韩湘》:“挂席从古路,长风起广津。”

  • 思鲈

    指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念家乡莼菜羹鲈鱼脍因而辞官回乡之事。吴融《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参见“鲈鱼脍”。

  •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介绍】:杜甫《南征》诗句。歌,指所创作的诗篇。苦,既指其诗多凄苦之内容,亦指苦心经营。未见知音,指不被人理解。《古诗十九首》其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杜甫化用其句,感慨极大极深。

  • 罗隐集校注

    潘慧惠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为该社重点图书《两浙作家文丛》之一。该书是罗隐集的首注本,对罗隐著作的各种版本作精心校勘,择善而从,在原集基础上补辑佚诗19首,杂著数十则。对罗隐的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