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谱牒家。京兆三原(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二年(807)起,预修《德宗实录》。五年(810)十月,书成进奏,迁万年县丞。历太学博士。十三年(818),为国子博士。开成三年(838)
指西岳华山的主峰太华山及太华山之西的少华山。二山分别在陕西省华阴市和华县境内。郑谷《渭阳楼闲望》:“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岗即此楼。”
汉武帝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雁,祠五畤。通回中道,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事见《汉书·武帝纪》。后因以“萧关北上”指帝王出行。杜甫《伤春五首》之四:“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参见“萧关”。
【介绍】:唐代人。余无考。《全唐诗逸》存诗2句。
【生卒】:?—905【介绍】:唐代文学家。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龙纪元年(889)进士及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召充翰林学士。累迁中书舍人。乾宁三年(896),迁户部侍郎知制诰,转兵部侍郎承旨,
亦称浣纱石。传说为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石头,在今浙江诸暨城南浣纱溪畔、苎罗山下。楼颖有《西施石》诗。
东汉荀淑生八子,有贤德,皆知名当世,时号“八龙”,其中荀绲为济南相,荀爽官至司空。绲子彧官至尚书令,彧从子攸为曹操军师,一家数代有名,人才迭出。事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后因以“荀氏风流”美称他人
【介绍】:许浑作。一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赴阙,犹言赴京。此诗当是许浑首次赴长安应举过潼关时作。浑五律多达200余首,此首最好。吴汝伦曰:“高华雄浑,丁卯压卷之作。”(《唐宋诗举要》卷四引)中二联
山名。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南。相传山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宿之光,故称四明山。唐时属越州。张籍《送施肩吾东归》:“世业偏临七里濑,仙游多在四明山。”
挥霍。王梵志《有钱莫掣攉》:“有钱莫掣攉,不得事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