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介绍】:

杜甫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时安禄山已在渔阳起兵叛唐,但消息尚未传至长安,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已预感到大乱将至,忧心忡忡,遂作此诗。全诗分三大段,自开头到“放歌破愁绝”为第一大段,写自己拯世济民之抱负;从“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为第二大段,写途中所见所闻;从“北辕就泾渭”到结尾为第三大段,主要写至家后之景况。“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诗的中心思想。正因“穷年忧黎元”,才能从“朱门酒肉臭”想到“路有冻死骨”,才能在“幼子饿已卒”的悲惨情景中而“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国忧民无已时,故而“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可称一代史诗。《唐宋诗醇》卷九评曰:“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郁结,写胸臆,苍苍茫茫,一气流转。其大段有千里一曲之势,而笔笔顿挫,一曲中又有无数波折也。……前述平日之衷曲,后写当前之酸楚,至于中幅,以所经为纲,所见为目,言言深切,字字沉痛,《板》、《荡》之后,未有能及此者。此甫之所以度越千古,而上继三百者乎?”

猜你喜欢

  • 花娘

    旧时指歌女,娼妓。李贺《申胡子觱篥歌》:“花娘?绥妥,休睡芙蓉屏。”

  •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介绍】:李益作。西城,西受降城之简称,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梁州曲,即《凉州曲》,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内容多写北方塞外风情和战争情景。本组诗抒写诗人出征塞外的独特感受。第一

  • 清闲

    【介绍】:文宗时诗僧。为洛阳奉国寺僧神照上首弟子。《全唐诗逸》收其诗2句。

  • 应物

    【介绍】:唐代诗僧。江南人。生卒年不详。大中前后在世。曾居于九华山。与罗邺有唱酬。《宋史·艺文志三》著录《九华山记》二卷、《九华山旧录》一卷,并佚。《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

  • 春坊正字剑子歌

    【介绍】:李贺作。此诗赞颂了春坊正字官所收藏的一把宝剑,用新奇的比拟,特别的想象,美妙的夸张等艺术手法,描绘了此剑的光芒、质地、装饰及功用,寓意深刻地把它和斩蛟的周处、刺秦的荆轲以及刘邦的斩蛇剑联系在

  • 王铉

    【介绍】:武后时人。曾任文林郎。《全唐诗补编·补逸》存残诗2句。

  •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介绍】:雍陶作。此诗记述了诗人去蜀途中的重重险胜。首句对艰险的经历加以概括,中间两联作重点描写,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心目中,“险”并不等于“凶”,相反却是新奇优美;末句则坦言其不愿重回长安的心迹。

  • 相思

    【介绍】:王维作。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范摅《云溪友议》载:安史之乱期间,李龟年曾在湘中采访使筵中唱此篇。红豆,又名相思子。本篇即托此物寄意,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写情含蓄而又

  • 箫韶

    舜乐名。《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后亦指宫廷雅乐及各种美妙音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三:“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

  • 天马辕

    代指皇帝车驾。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参见“天马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