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秦韬玉

秦韬玉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中明,一作仲明。籍贯有京兆(治今陕西西安)、郃阳(今陕西合阳)二说,今人或以为湘(今湖南)人。生卒年不详。父为左军军将。应进士举,因出身寒素,屡试不第。咸通中,同辈十人交结宦官,号芳林十哲(一说咸通十哲,误)。咸通十四年(873)或乾符元年(874),应京兆府试入选,又因曾与前宰相路岩交结而黜落。广明元年(880)从僖宗入蜀,为宦官田令孜擢用。中和二年(882)赐进士及第。四年(884)官工部侍郎、判度支,兼十军司马。为人热中功名。有文才,工长短歌。多书怀咏物、乐府题咏,抒写贫贱失志之悲愤。《豪家》、《贵公子行》等指斥豪门奢华显赫,较多现实内容。《贫女》尤有名。所作情致宛切,语言浅近。元辛文房谓其诗“恬和浏亮”。有《投知小录》三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已散佚。今传《秦韬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李之亮有《秦韬玉诗注》。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介绍】:

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或据其诗谓故里在湖南。父为左军军将,因得出入大宦官田令孜之门,为交结宦官的“芳林十哲”之一。黄巢攻陷长安后,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敕赐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判度支。尝为田令孜神策军判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云:“韬玉少有词藻,工歌吟,恬和浏亮”,“每作人必传诵”。存诗30余首,都为七言。《全唐诗》编为1卷。明人辑有《秦韬玉诗集》。

猜你喜欢

  • 杜律

    明孙矿批选。凡四卷,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刻印。是书批选杜诗五律245首,七律142首,诗之偏次不按作年先后,近似分类又不精细,一题数首者往往又分置异处,殊无伦次。而注释评点皆极简陋,新见无多。然

  • 查文徽

    【生卒】:889~959【介绍】:字光慎,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李昪辅吴时,为浙西判官。南唐时历官水部员外郎、谏议大夫、中书舍人、枢密副使、抚州观察使等,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谥宣。新、旧《五代史》

  • 熊虺

    古代传说中一种生于南方的九头蛇。李贺《公无出门》:“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 九子坡闻鹧鸪

    【介绍】:李群玉作。见《九子坂闻鹧鸪》。

  • 甘宁

    三国时巴郡临江人,少年时好游侠,聚徒为首领,后仕吴,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等职。为人轻财重士,勇猛有计谋。好奢华,以缯锦系船。见《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后因以“甘宁”代指州郡长官或将军。罗隐《春日忆湖

  • 唐诗正声

    ①明高棅撰。高棅自编成《唐诗品汇》后,也自觉规模庞大,学者难得要领,又以诗至唐开元、天宝间,斯臻极境。故又从《唐诗品汇》中选取作者140余人,诗931首以成此编。有明刻本、清刻本多种。全书计二十二卷,

  • 上李邕

    【介绍】:李白作。李邕,盛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开元八、九年,李邕任渝州刺史,李白前去拜访他。为其所轻。李白于是就写了这首诗表示回敬。诗中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自信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

  • 吐屑

    晋代胡毋辅之(字彦国)有才智,有识鉴,年轻即有天下高名,与王澄、王敦、庾为太尉王衍赏识,号称四友。王澄赞其“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见《晋书·胡毋辅之传》。李瀚《蒙求》:“淳于炙輠,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介绍】:韩愈作于长庆三年(823),时任吏部侍郎。张十八,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组诗写长安春景,观察极其细致。第一首尤佳。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

  • 司马礼

    【介绍】:见司马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