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怨

秋怨

【介绍】:

①(全)皇甫冉作。诗以烘托对比手法,抒写失宠宫妃的无穷悲哀,对后来者也难逃幽禁之命运深表同情。清宋顾乐曰:“长信凄凉只有昭阳恩宠;而使更选良家,亦永闭永苍而已。寓意深远,绝作也。”(《唐人万首绝句诗评》)②(全)罗邺作。此闺中思妇怀远之词。秋霜月夜,深闺绝塞,相隔万里,惟共对如圭之明月。寄情幽渺,思曲忆苦,委婉有致。③(全)一作《秋思》。鱼玄机作。抒写其独居深闺的苦闷心理和愁怨情绪。诗人因多情故愁事偏多,在清风朗月秋夜,更是愁上加愁。而更声不断,时光飞逝,哪有不催人头白之理?“风月”、“秋庭”、“更声”、“灯前”等意象组合于一体,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愁思”意境。明钟惺言此诗“衰风之气,觉满月皆有感伤处。看其不讳多情,故其自叹亦以多情为足愁耳。夜夜灯前,不必言头白,亦当凝愁万斛矣。”(《名媛诗归》)

猜你喜欢

  • 夜渡江

    【介绍】:姚崇作。一作柳中庸诗。夜间泛舟,茫无所见,一切感受只能通过感觉转换置于目前。诗中“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二句便是将听觉嗅觉所感变为视觉可以感受的物象,非身历其境不知其妙,可谓富于巧思,这与

  • 杜牧之体

    诗歌风格。晚唐诗人杜牧字牧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标举其诗为“杜牧之体”。杜牧不囿时尚,不袭古人,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诗有气概,豪宕俊爽而富有情致,语言清丽流美而拗折峭健

  • 皮陆

    唐代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懿宗咸通十年(869),皮日休为苏州从事,陆龟蒙携诗相访,遂往复唱和,成《松陵集》十卷,影响甚大,因而齐名。宋人论诗,往往并称之。见《吴郡志》卷一一、《沧浪诗话·诗评》。

  • 怀玉

    【生卒】:?—742【介绍】:俗姓高,丹丘(今浙江宁海)人,住台州涌泉寺。持律严谨,颇重名节,诵《弥陀经》三十万卷,每日念佛五万。《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 僧初

    【介绍】:唐长庆间杭州僧。《全唐诗补编·续拾》录其五律《玉泉寺次韵寄白乐天刺史》诗1首。

  • 御选唐诗题解类编

    清黄承煦撰。见《御选唐诗》。

  • 唐诗三百首补注

    清蘅塘退士原编,清陈婉俊补注。陈婉俊字伯英,号上元女史,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姚莹《唐诗三百首补注序》略载其生平:“上元伯英女史,余外孙李镜缘世芬内也,为陈叔良观察女。幼聪慧,喜读书,叔良钟爱之,相攸

  • 牛哀

    即公牛哀。春秋鲁国人。传说他病后变成老虎,故用以咏虎。李贺《猛虎行》:“道逢驺虞,牛哀不平。”参见“牛哀作虎”。

  •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介绍】: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颈联。二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景色。高处的柳枝为秋风吹袭而摇摆不定,月光照射下的泉水愈显明净而充满寒意。

  • 方袍

    僧人穿的袈裟。平铺为方形,故称。法照《送清江上人》:“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亦用为僧人代称。司空曙《题凌云寺》:“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