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牛赋

牛赋

柳宗元作。此赋歌颂牛而批评羸驴驽马。所写之牛,勤劳、利他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既是作者的人生理想,也是对劳动人民和有着进步思想的人优秀品格的概括。至于驴马,则毫无操守、看风使舵、趋附权贵、不劳而获,这样写,既鞭挞了具有此类恶德的士大夫,又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本质。篇末把牛的不幸归之于“命”,未免陷入了宿命论。但这是古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出于愤激的自我解脱之辞,与宣扬宿命论是有区别的。此赋与《瓶赋》都是四言,是由战国时荀卿《赋篇》、楚辞《天问》一路发展而来。在写法上,避免了直陈,于颂扬和鞭挞中显出文势的跌宕;虽有说理,却尽量以描绘之笔出之,故生动活泼而不板滞。此赋从其对牛的颂扬说,对保护耕牛也起过好的作用。苏东坡居海南时,看见当地人杀牛甚多,不加爱惜,就曾抄写此赋送给琼州僧道赞,“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后世传为美谈。

猜你喜欢

  • 唐诗所

    选集。明臧懋循编选。四十七卷,附名氏爵里一卷。正集按体编排,分十四门,有古乐府、乐府系、三四言古诗、五古、七古、杂体古诗、风体骚体古诗、五律、七律、五排、七排、五绝、七绝和阙文。各门又分若干题目类从,

  •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介绍】: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中诗句。依旧、至今,指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发生,至大历五年(770)。二句表达了杜甫经历长期乱离,在垂暮病危之时,仍处于战乱时局的悲伤绝望

  • 岑文本集

    文集。唐岑文本撰。《旧唐书·岑文本传》谓有集六十卷,行于世。《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岑文本集》六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全唐

  • 韩碑

    【介绍】:李商隐作。“韩碑”指韩愈所撰《平淮西碑》。诗人从唐宪宗决心平藩和淮西镇长期猖獗入笔,重笔描绘裴度统帅军队讨平淮西的功绩,叙述了韩愈奉命撰碑、进碑以及后来推碑的过程,赞颂了宪宗、裴度的功绩和韩

  • 楚卞

    即楚人卞和。吕温《古兴》:“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参见“卞和”。

  • 张敞

    ①西汉河东平阳人,字子高。汉宣帝时任京兆尹达九年,使京城长安治安稳定。事见《汉书·张敞传》。后因以“张敞”美称京兆尹。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内史载张敞,苍生借寇恂。”②史载张敞为京兆尹,无威仪,善

  •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介绍】: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末二句。贞元朝士,指贞元末与刘禹锡志同道合的王叔文、韦执谊、柳宗元等人。故闻贞元之乐曲,思贞元之故人,伤今怀古,感慨深沉。《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卷一二评云:“追想

  • 各自

    各人自己。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五十:“散时各自烧红烛,相逐行归不上车。”

  • 郿坞

    地名。在今陕西眉县北。东汉初平中,董卓于郿地筑坞,高厚七丈,与长安城同高,又号“万岁坞”。坞内广聚珍宝,积储三十年的谷物,自谓事成可雄据天下,不成则守住郿坞足以终老。后卓被杀,郿坞被摧毁。杜甫《郑驸马

  •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介绍】:唐彦谦《过湖口》诗颔联。天高气清,远山黛色缥缈如浮;急风吹浪,江水翻卷,浪花飞溅,闪烁如银。感受细腻,比喻贴切,优美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