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毁坏,使残败。吕渭《经湛长史草堂》:“摧残松桂老,萧散烟云夕。”躭章《辞南平钟王召》:“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②悲伤。李白《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卷
【介绍】:孟郊作。见《列女操》。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籍善啸,每啸声闻数百步。在苏门山中,阮籍曾与修道士相次而啸。后以“啸阮”代称高逸之士。田游岩《弘农清岩曲有磐不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风来应啸阮,波动可
【介绍】:见王希羽。
变文。作者佚名。见敦煌遗书P3451,原卷首尾俱残,篇题据内容拟。《敦煌变文集·校记》考定本篇变文的写作时期,应在乾符年间(874—879)。这篇变文主要记述张淮深破除回鹘,朝廷命上下九使远赴流沙,诏
称颂州郡长官施行德政感动上天。亦用为祈雨之典。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亦作“随轩”。韩愈《郴州祈雨》:“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参见“雨随车”。
见“东邻子”。
诗体名。敦煌遗书内保存着大量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曲辞,曾被整理者称之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曲”、“俗曲”、“小曲”或“词”,名目繁多,称谓不一,且容易与后代词曲的概念相混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介绍】:李群玉《九日》诗颔联。二句渲染薄暮时分的苍茫景象。出句谓残阳如血,山岭树木一片染红。对句承上,在浑涵苍凉的背景上,点缀以斜飞的雁行,更见境地之凄清萧瑟。二句视野阔大,境界高远。
【介绍】:皇甫曾《送汤中丞和蕃》诗句。和蕃之路艰难险远,睹春草而思乡之情生,宿边城,则思乡之梦起。两句将乡愁寓于典型景物之中,因景抒情,深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