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

选集。唐殷璠编。二卷。此书编成于天宝末年或其后。编者自序认为,唐代诗歌至开元十五年(727)“声律风骨始备”,而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三十五人(今本实为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因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二载(753),录诸人诗一百七十首(今本实为二百二十八首),编为上下卷,称《河岳英灵集》,并于作者名下分别予以品藻。所选作品以“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为标准,古体多于近体,颇多佳作,大体能反映盛唐诗歌的特色和成就,但对近体诗的选录稍感不足。作者除杜甫可能因成名较迟而不予取纳外,盛唐名家李白、王维等都加选录,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书中评语颇多精当者,有些还有史料价值,多为后人所引述。而选诗和评诗相结合的体例,实属创举,为总集与诗文批评提供了一种新形式。总之是唐人选唐诗中较好的选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此书亦为二卷。后世刻本或分为三卷,非编者原意。有《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翻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据以排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唐人选唐诗新编》以莫友芝据毛扆校本过录之宋刻二卷本为底本,有新校。清王士禛有《河岳英灵集选》一卷。

唐殷璠编。殷璠,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玄宗开元、天宝间处士。另编有《丹阳集》。《河岳英灵集》原分上、下二卷,明以后通行本则分上、中、下三卷。选录玄宗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间自常建阎防24人诗234首(今实存228首),除杜甫当时尚无盛名未选入外,其他堪称“河岳英灵”的盛唐名家均有诗入选,尤以古体诗为多,颇能反映盛唐诗歌风貌。书前有自作《序》、《集论》各1篇,论说评诗主张及选诗标准:“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又于各家姓名之下酌加评语,深中肯綮,首开标举一家宗旨、诗选和诗评三者相结合的选诗体例,对以后选家深有影响。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此书版本甚多,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刊行,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中。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该所1962年重印本,作新一版刊行。而以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本最为详备精审。

猜你喜欢

  • 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介绍】:郎士元作。见《题精舍寺》。

  • 黄御史集

    黄滔撰。《四库全书》据浙江汪启淑家藏本著录,凡十卷、附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云:“此本卷首有杨万里及谢谔序。万里序谓滔裔孙永丰君自言此集久逸,其父考功公始得之,仅四卷而已。其后永丰君又得诗文五卷于吕

  • 李夔

    【介绍】:郡望姑臧(今甘肃武威)。武后时曾为汴州司户。与宋之问有诗酬答。《全唐诗》存诗1首。

  • 毕存之

    【介绍】:见毕諴。

  • 振振

    战栗貌。李咸用《春宫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 四皓墓

    商山四皓的坟墓。在今陕西商山西。李白有《四皓墓》诗。

  • 铁桥

    指广东省增城市东罗浮山中的石梁,因望之如桥,其色如铁,故称。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通海入无尘。”

  • 牧童词

    【介绍】:张籍作。诗写牧童放牛虽然悠闲,悠闲之中却又担心牛角被割。按,官府截牛角乃北魏时万州刺史拓跋辉事,诗人借以讽刺中唐时官府滥杀耕牛。篇末见旨,微讽入骨。

  • 瑶台

    ①美玉堆砌的楼台。《楚辞·离骚》中有“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句。后泛指雕饰华美的楼台。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二:“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②传说中神仙的居处。见《淮南子·本经训》。后喻

  •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汉宫词》末二句。两句讥刺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谓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病(糖尿病),何不赐一杯仙露给他解渴治病呢?病之重和一杯露水之轻构成强烈对比,讽刺尖锐辛辣。其中又包含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