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柳枝词八首

杨柳枝词八首

【介绍】:

白居易作于洛阳,组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大和二年(828)至开成三年(838)这十年间。《杨柳枝》本为唐教坊曲名,歌词形式是七绝,专用于咏柳。最早是隋曲柳枝,传至开元年间,后由白居易重新翻入健舞曲(详见《碧鸡漫志》卷五)。诗中“小小”,指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诗从听曲写起,引出《杨柳枝词》,第一首可视为组诗的引子。从第二首起,诗人极尽曲笔,描摹杨柳的媚态。先从陶渊明五柳展开联想,继而勾画出杨柳轻柔娇弱的风姿。美人似柳,由是诗人又想起了名满钱塘的美妓苏小小。第六首则借写苏小小柳前献技将美人与杨柳互相映衬,第七首以柳喻美人,劝戒行人应知怜香惜玉。最后一首则写柳丝牵断以言离愁,自古便有折柳送别之俗,杨柳喻愁可说是传统笔法,诗因此作结。

猜你喜欢

  •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介绍】:李白《梁园吟》诗句。二句表达了诗人欲待时而起,报国济民的宏伟意愿。济苍生,语出《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戏曰:‘卿屡

  • 应璩三入

    应璩初官侍郎,后为常侍,又为侍中,其《百一诗》以“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表述此事。李瀚《蒙求》:“马安四至,应璩三入。”

  • 尚平

    即东汉向长,字子平。尚平隐居不仕,料理完子女的婚嫁之事后,离家出游,隐逸不知所终。后用为咏出世隐遁之典。孟郊《隐士》:“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参见“毕婚嫁”。

  • 负局先生

    传说中的仙人。不知名姓,因常背着箱子为人磨镜,故称“负局先生”。局,指其磨镜箱。见汉刘向《列仙传·负局先生》。后因以“负局先生”代指磨镜子的人。鲍溶《古鉴》:“隐山道士未曾识,负局先生不敢磨。”亦作“

  • 孙岘

    【介绍】:字文山,南康(今江西赣州)人。仕于五代南唐,曾为郎中、虔州节度使信王李景逷掌书记,以直言苦谏得信王礼重。与徐铉为至交。《全唐诗》存诗1首。

  • 逢渔父

    指屈原流放遇渔父并相问答之事。见《楚辞·渔父》。后用为遭贬之典。郑常《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前路逢渔父,多惭问姓名。”

  • 马援

    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人,字子渊。为人尚气节,志在建功立业。曾以伏波将军南征交趾。见《后汉书·马援传》。后因以咏名将。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 淮南方

    汉淮南王刘安所作专讲神仙黄白之术的书籍。亦泛指有关仙道的方书。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枕中《淮南方》,床下阜乡舄。”

  • 判自

    原本,本自。张鷟《游仙窟诗》:“元来不相识,判自断知闻。”韦应物《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斜月知何照,幽林判自芳。”

  • 匡庐

    即庐山。白居易《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参见“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