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女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当为肃宗以后人。身经丧乱,少年流寓蜀中,曾典衣度日。工诗,下笔成章,当时诗人颇相推重。《又玄集》选诗二首。《上成都从事》尤有名。《全唐诗》存诗六首。事迹见《鉴诫
【介绍】:见李璬。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哭刘賁》尾联。“风义”即情谊;“哭寝门”是指按照《礼记·檀弓上》的哭吊老师的礼节来祭吊刘赞。两句诗不但表达了作者对正直敢言的刘賁含冤客死异乡的悲恸,而且突出了对刘賁高风亮节的由
【介绍】:代宗大历年间,在湖南与书法家怀素等人有交往唱和。其他事迹无考。《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拾遗》存诗13首,除《怀素师草书歌》外,其余12首疑为他人诗误收。
【介绍】:刘禹锡《望夫石》末二句。写望夫而化为石,而望的姿态未变,与当时初望一样,表现感情的专一与真挚。而刘禹锡此时对朝廷的一片忠心,正如望夫石一样。二句寄托了作者渴望归京的心情。
晋代王羲之有子七人,皆以“之”为名,而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五子皆成重名。后遂以“羲之有之”为有好子孙之典。孟郊《子庆诗》:“献子还生子,羲之又有之。”
即凤凰台。秦穆公之女弄玉夫妇所居之凤台。诗文中多用为公主府第的代称。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参见“凤皇台①”。
即《紫芝歌》。白居易《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参见“紫芝歌”。
李陵投降匈奴后,苏武出使匈奴遇之,劝以复归汉朝,李陵作《答苏武书》,备述自己在汉朝时的遭际,家破人亡之痛,对自己苟且匈奴,忍辱偷生之苦也作了描述,表示自己只能“死为异域之鬼”。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即颜回。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参见“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