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补遗

杜诗补遗

荣县文学舍编。未著年月,为民初石印本,辑杜甫诗偪侧行》等16首,俱从常见之杜甫诗集中辑出,无一新补。

猜你喜欢

  • 杜诗杂说续编

    曹慕樊著。见《杜诗杂说》。

  • 窦文蔚

    【介绍】:见窦威。

  • 武担山

    山名。在今四川省成都西北隅。相传古代蜀地有一男子变成一美貌女子,蜀王娶为妻,后因不习水土,思乡而死,蜀王派兵士至武都担土,于城中筑土为冢,高七丈,称为武担山,并立石镜一枚以为墓表。见汉扬雄《蜀王本纪》

  • 鬻熊师

    鬻熊,楚国的先祖。周文王曾拜他为师。见《史记·楚世家》。后因喻指帝王的师长。张说《赠赵公》:“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介绍】: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颔联。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纡筹策,用尽心智为之计谋策划。万古,犹言旷古。一,独也,特异之谓也。二句谓诸葛亮乃旷古未有之奇才,运筹帷幄,功成三国

  • 下途归石门旧居

    【介绍】:李白作。此诗是天宝十四载(755)春,李白在茅山告别老友元丹丘之作。下途,即下一站。石门,有多处,此指永嘉石门,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又称谢公石门。道书上称永嘉石门为“三十六洞天第三十”。诗中首

  • 寄左省杜拾遗

    【介绍】:岑参作。这首寄赠杜甫的五律写于乾元元年(758),时作者在长安任右补阙,杜甫任左拾遗。诗写与杜甫同朝为官的境况和感慨。其中在表面对任职朝官之荣华显贵的描写中,寓寄了对这种呆板无聊的朝官生活的

  • 送源中丞赴新罗

    【介绍】:姚合作。新罗乃朝鲜古国名。大和五年(831),新罗王金彦升卒,其嗣子金景徽立,文宗派太子左谕德兼御史中丞源寂持节前往新罗吊祭、册立,姚合写了这首七律为之送行。诗中赞扬了源中丞的才能,并对其沿

  • 储太祝

    【介绍】:见储光羲。

  • 象尼

    《左传·桓公六年》:“以类命为象。”晋杜预注:“若孔子首象尼丘。”后因以“象尼”代称孔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