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峤

李峤

【生卒】:645—714

【介绍】: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弱冠登进士第。又举制策甲科。奉命宣谕岭南,甚为高宗嘉许。因为狄仁杰等人辩枉,出为润州司马。武后时三度拜相。中宗复位,以附会二张,出为通州刺史。神龙二年(706)为中书令。景龙三年(709)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时出为怀州刺史。峤富才思,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与苏味道并称“苏李”。新、旧《唐书》有传。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存诗5卷,共200余首。《全唐诗逸》补录6首,误作李桥。《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异句若干。

【生卒】:646?—715?

【介绍】:

唐代诗人、散文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弱冠登进士,则当在高宗麟德二年(665)。举制策甲科不详其确年,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卷一,推定为上元二、三年(675、676)间。历仕高宗、则天后、中宗、睿宗四朝。高宗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峤奉命宣谕,叛者尽降,高宗甚嘉之。则天长寿元年(692)酷吏来俊臣构陷同平章事狄仁杰、知御史大夫事李嗣真等,李峤见义挺身直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司马。后以文章受知则天后,三度拜相,并领修巨型类书《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宋时已佚)。中宗复位,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景龙三年(709)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张说《五君咏》誉其“才华乃天授,……新诗贯宇宙”。曾与杜审言骆宾王苏味道崔融诸人唱和,跻身初唐诸名家间,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颇善乐府歌行,长篇流畅而见情韵。原集五〇卷,已散佚。明人辑成诗集三卷。《李峤杂咏》单行。《全唐诗》编诗五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重录二首。徐定祥有《李峤诗注》。《全唐文》编文八卷,《唐文拾遗》补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猜你喜欢

  • 新小滩

    【介绍】:白居易作于会昌元年(841),时在洛阳。这首小诗以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北国江南的水乡风景。与白居易其他这类写景诗相似,这首小诗的风格也以平淡为主,选词用句均围绕一“淡”字,“石浅沙平”

  • 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

    【介绍】:李商隐作。诗中明言“此地”,当是大中十一年(857)作者游江东时作。前二句写南朝都城金陵(今南京)据山川之险,又上应天象;后二句借徐妃以半面妆接待梁元帝事,讽刺南朝皇帝拥有半壁江山的可悲。作

  • 张王

    汉代书法家张芝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合称。王羲之曾言:“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见《晋书·王羲之传》。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

  • 张敬徽

    【介绍】:一作张镜徽,又作张镜微。开元前期为桃林尉。开元八年(720)为吏部擢用。《全唐诗》存诗1首。《文苑英华》卷二〇八载此诗作张镜徽,疑宋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祖父赵敬讳改。

  • 智囊

    战国樗里子、西汉晁错、东汉鲁匡、三国魏桓范等都曾被时人称为“智囊”。后泛称足智多谋的人。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曷月还朝天,及时开智囊。”

  • 李纲

    【生卒】:547—631【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文纪。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仕周为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屏居于鄂

  • 具麻

    【介绍】: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咸通以后人。举进士不第。以文章知名于世。作品不传。事迹见《剧谈录》卷下。

  • 骊珠

    传说中从深渊里的骊龙颔下取得的宝珠。见《庄子·列御寇》。后常以喻珍贵的人才。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介绍】: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颈联。二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景色。高处的柳枝为秋风吹袭而摇摆不定,月光照射下的泉水愈显明净而充满寒意。

  •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介绍】:钱珝《未展芭蕉》七绝首联。诗用两个比喻描写未展芭蕉绿莹的身姿和柔弱轻盈的体态,上句云如绿蜡,下句云如芳心未启之少女。写其形,亦见出诗人同情之心、体物之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