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城、朱易安著。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为《中华要籍导读丛书》之一。20万字。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导读”部分全面阐述了白居易的生平事迹、思想和诗歌艺术发展的轨迹,客观地论述了白氏的政治理想和诗歌理
【介绍】:祖籍魏州冠氏(今山东冠县)。为懿宗时宰相路岩三世孙。岩贬死后子孙逃往湘潭间,遂为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五代时任连州从事,后因病归家。《全唐诗》存诗1首。
春秋楚人伍子胥逃亡到吴国,无以糊口,曾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国国都。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亦泛指侠士生活。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寂静;冷清。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介绍】:见恒超。
刘开扬编笺。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全书正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编年诗,第二部分为未编年诗,第三部分为赋,第四部分为误收之诗,第五部分为附录,包括高适的文作,新旧《唐书》本传及诸家评论。此外,书前有《
【介绍】: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末二句。杜甫《雕赋》云:“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材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二句从此化出,写出诗人的诗情和豪情。蕴含哲理,催人奋进。刘诗的风格也可借此句加以概括
①不绝,不完。魏承班《谒金门》:“无事伤心犹不彻,春时容易别。”尹鹗《拨棹子》:“羞睹见,绣被堆红闲不彻。”②不通。白居易《寄微之三首》之一:“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介绍】:王建作。尼师,指出家入佛门的女子,俗称“尼姑”。诗人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稚气十足、不明佛事的年幼女僧形象,对唐代大规模建寺、度僧风气进行了讥讽。语调活泼,对仗工整,心理刻画尤其细腻生动。
寺名。即今湖南省长沙湘江西岸岳麓山上的岳麓寺。韩愈有《陪杜侍御游西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一作《游湘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