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昆明劫灰

昆明劫灰

传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曾从地下挖出灰炭,询之西域僧人,乃知是上古天地大劫时的馀灰。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因以“昆明劫灰”喻指战乱。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亦省作“昆明灰”。或用以咏昆明池。刘宪《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猜你喜欢

  • 春日有感

    【介绍】:邵谒作。此春日有感,乃有感于社会贫富悬殊,劳而不得食,不劳而食的不平等现实,言贫者朴拙,而富者贪婪。“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对劳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

  • 辛属国

    指汉辛庆忌。庆忌曾任张掖、酒泉、云中太守,为戍边名将。后征为光禄大夫、光禄勋,故称辛属国。刘禹锡《送浑大夫赴丰州》:“故吏来辞辛属国,精兵愿逐李轻车。”

  • 梁锽

    【介绍】:行七。据李颀《别梁锽》诗称:锽恃才傲物,倜傥不羁,年四十尚无禄位。尝从军为掌书记,因抗言论兵冒犯主帅,遂击剑拂衣而去。天宝初曾官执戟(宫廷侍卫官)。锽有诗名,与著名诗人李颀、岑参、钱起相友善

  • 夏虫疑冰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本谓只生存于夏天的小虫,不知道冰是什么东西。后遂以“夏虫疑冰”喻指人目光短浅或见识不广。唐彦谦《中秋夜玩月》:“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 皇甫持正文集

    文集。皇甫湜(字持正)撰。该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为三卷,今不传。后人多以之为六卷本之祖本。《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分别为一卷、八卷,其后并不见著录。钱曾《述古堂书目》云有十卷本,亦佚。晁

  • 云峤篇

    南朝齐王融《游仙》诗之二有“结赏自云峤,移燕乃方壶”之句,歌咏游赏仙境之感。后因以“云峤篇”代指游仙诗。杜甫《赠李十五丈别》:“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

  • 送李中丞归本道

    【介绍】:一作《送人作使归》。皇甫曾作。李中丞,即李抱真,大历间,累加御史中丞,此诗当作于李历泽、怀二州刺史再授怀泽潞留后时,故诗云“关河三晋路”。本篇以雄浑高迈的笔触抒写李中丞由京都回本道建旌戍边的

  • 衡岳

    南岳衡山。欧阳詹《送潭州陆户曹之任》:“衡岳半天秀,湘潭无底清。”参见“衡山”。

  • 香闺

    指青年女子的内室。陶翰《柳陌听早莺》:“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亦代指青年女子。司空图《冯燕歌》:“传道张婴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

  • 博陆

    指霍光。汉武帝封光博陆侯,故称。光忠谨,武帝临终遗命辅佐幼主,行周公之事。见《汉书·霍光传》。李华《杂诗六首》之五:“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