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在成都作。李白、杜甫交谊甚厚,自天宝四载(745)于山东分手后,至此已十五、六年未见面。故诗以“不见”命题。李白坐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遇赦东归。此后三年
【介绍】:孟郊作。诗写离情别绪:秋声萧索,怨人离别,相向而悲,未语先咽;惟有天涯明月,可供别后寄托相思。较生动地概括传达了人们离别时的感情状态。
即东汉徐稚。稚字孺子。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礼加徐孺子,诗按谢宣城。”亦省称“徐孺”。孟郊《寄陕府邓给事》:“见知嘱徐孺,赏句类陶明。”参见“徐稚”。
【介绍】:天宝进士。及第后作咏物诗十首,《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录之。其诗两见于唐敦煌写本残卷,可见流传较广。
早。个,助词。罗邺《入关》:“故园若有渔舟在,应挂云帆早个回。”
县名。汉代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隋代开皇中复置。唐初曾并入贵乡县,圣历中复置,开元中移治今大名东,与贵乡县同为魏州治。李商隐有《代元城吴令暗为答》诗。
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赵、韩、魏三家共灭智氏,豫让吞炭漆身,变姓名,伏身汾桥下,谋杀赵襄子未遂,为赵襄子所捕,请求剑击赵襄子之衣以示报仇,然后伏剑而死。事见《战国
佛教谓使人解脱束缚的八种禅定。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塔向三天迥,禅收八解空。”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进士及第,是年试《花萼楼赋》,高之作尚存。天宝九载(750),任河南县尉。天宝中,任户部员外郎。肃宗时,任礼部郎中。《全唐文》存文一
【生卒】:856—940【介绍】:五代文学家。字司东。河东(治今山西永济)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进士及第。释褐校书郎。历拾遗、补阙。后梁初年,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后唐庄宗时,擢礼部郎,同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