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宫词

宫词

【介绍】:

①(全)长孙翱作。此诗写安史之乱平复后,玄宗回到京师,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宫前之水,呜咽不流,似乎也在悲叹世道的沧桑变化。该诗寓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②(全)朱庆馀作。一作《宫中词》。首二句写百花盛开时节,美人幽闭深宫。末二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可谓独具匠心,后宫美人满腹怨怅、欲说还休、谨小慎微的神情如在目前。首二句表明美人身体不得自由,后二句则更刻画出她们精神被幽闭、愁无可诉的痛苦。③(全)薛逢作。此为宫怨诗,写宫妃望幸的微妙心情。首联写望幸,“尽晓妆”,是说所有宫妃一早起来都在巧装打扮,希冀君王临幸。颔联写宫妃度日如年的孤寂凄冷生活。颈联通过宫妃的著意打扮,写其渴盼临幸的焦灼心情。末联用反衬手法,以普通宫人的接近皇帝,隐微曲折地透露出望幸宫妃的失望和绝望。通首只写“望君王”三字,而表现的却是望君王而不能近君王的孤寂悲苦的复杂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宫妃们的悲剧命运。④(全)传为后蜀主孟昶花蕊夫人作。《宫词》现存157首,皆七绝,吟咏宫内实事,或记宫内游猎嬉戏,或写蜀都气象,或咏宫中建筑之宏伟,铺设之奢侈,皆能捕捉住事物特征,描绘细致,遣词清丽。如第三首“龙池九曲远相通”,写蜀宫池苑之春日盛景:九曲龙池,远近相通,两岸垂柳,风飘不已;画舫穿梭,碧波飞扬,此情此景,胜似江南。诗用白描手法,不加铺陈,不事渲染,信手拈来,将池宛春景表现得生机盎然。据考,《宫词》最后21首(即137~157首)为王建诗。另36首(即28~63首)可能为他人诗混入。

专写帝王宫廷日常生活及宫女幽怨的古代诗歌类别,多为七言绝句王昌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李益宫怨》等,都是此类作品,至王建始直接以“宫词”为题,并有诗作百首,宫词之名渐著,后仿作者颇多。

猜你喜欢

  • 蒋贻恭

    【介绍】:五代诗人。江淮间人。生卒年不详。前蜀时,干谒时相,因语多讥刺,数遭流谴。后蜀高祖搜访遗材,蒋数蒙见用。曾官火井令。能诗。言词浅俗,意多嘲讽。《全唐诗》存诗十首。事迹见《鉴诫录》卷四、《北梦琐

  • 曹文姬

    【介绍】:北宋前期长安(今陕西西安)娼女。相传与岷江书生任生相爱并结为夫妻,后升仙而去。《全唐诗》误收其断诗2句。

  • 张衮

    【介绍】:后梁开平初为中书舍人。三年(909)奉旨参与删定律令格式。贞明间,官御史司宪,奉旨预修《太祖实录》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

  • 李滂

    【介绍】:字注善,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开成三年(838)进士,官终大理评事。《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 药山和尚

    【介绍】:见惟俨。

  • 王有初

    【介绍】:唐代人,事迹无考。《全唐诗逸》存诗2句。

  • 唐英歌诗

    吴融撰。三卷。明清间多为抄本。《四库全书》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存诗近300首。刻本则有明毛氏汲古阁刻《唐人四集》本、清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 神仙尉

    指梅福。多用以为咏县尉之典。常建《送李十一尉临溪》:“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参见“梅福”。

  • 梵王

    佛教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于鹄《温泉僧房》:“自言曾入室,知处梵王天。”

  • 庾果莲

    庾杲,指南朝齐人庾杲之。庾杲之有高才,风范和润,善谈吐。时卫将军王俭府人称芙蓉池(莲花池),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后为侍中,齐世祖曾称赞他“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因以“庾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