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73—739【介绍】:唐代诗人、散文家。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先天元年(712),登中文可以经邦科,又举贤良方正科,授左补阙。历主客员外郎、司封员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迁
白居易《老病》:“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后因以“月下花前”指美好的游憩环境。亦特指能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宋杜安世《剔银灯》词:“月下花前,偷期窃会,共把衷肠分付。”亦作“花前月下”。宋灌圃
【介绍】:皇甫曾《早朝日寄所知》颔联。阙,宫门前的望楼,左右各一,故称双阙。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此联对仗工整,清丽别致,对句尤受称道,乔亿谓其“妙丽绝伦”(《大历诗略》)。
战栗貌。李咸用《春宫词》:“眼光滴滴心振振,重瞳不转忧生民。”
指杜鹃鸟啼泣而呕血。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载:“杜鹃始阳相催而鸣,先鸣者吐血死。……初鸣先听其声者主离别,厕上听其声不祥。”后因以“啼血”为咏离别和思归之典。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
指吴太伯。为周太王长子,太王欲传位第三子季历,并传位季历之子昌,太伯便与其弟仲雍奔荆蛮,荆蛮之人归附他,自号句吴。太伯死,弟仲雍立。昌建立周朝,是为周文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诗文中或用为咏吴地之
【介绍】:王建作。诗写一羁旅行役之人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在外奔波劳苦之状和见月思家的哀伤情怀,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动乱不定、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结构一气迭转,叙写愈见深透;尤其是多用反诘句法,感情强烈悲
地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相传黄帝曾与蚩尤战于此,擒杀蚩龙。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后用为咏战争之典。杜甫《壮游》:“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介绍】:见陈德诚。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省试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