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孟浩然诗集

孟浩然诗集

①宋蜀刻本。三卷。钤有元代“翰林国史院官书”朱文大长印,原为吴县黄丕烈士礼居所藏,后归聊城杨绍和海源阁,又归德化李氏木犀轩、无锡杨氏秋草斋、南海潘氏宝礼堂,今藏北京图书馆。前有唐人王士源、韦滔二序,后有黄丕烈跋。分上、中、下三卷,收诗212首。此本编诗不分体,也不显立类目,但从其内容看,实分为游览、赠答、旅行、送别、宴乐、怀思、田园等七类。此本所收诗虽不足王士源、韦滔编定的唐本218首之数,显然已有缺遗和窜乱。但这是今存最早也最接近唐本的刻本,其编次也带着唐本的痕迹。其后元刻刘须溪评点本、明刻《唐百家诗》本、顾道洪本、汲古阁本等,均依此本采取分类编排形式。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之影印。②三卷。明顾道洪校辑,万历四年(1576)藻翰斋刻本。此本是顾氏用宋本、刘辰翁评本和明吴下刻本即《唐十二家诗》参校而成。北京图书馆藏本有清邵曰诚题款。其特点一是以宋本为底本但又注入刘辰翁评语,二是正集三卷即宋本210首,而将元刻刘评本和《唐十二家诗》多出的53首,以及采辑《国秀集》的2首、《文苑英华》的1首编为补遗一卷。此外,书中《襄阳外编》1卷录入孟氏传记,有关序跋、像赞、杂文以及历代名人怀赠诗等。③二卷。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盛唐四名家集》本,宋刘辰翁评,明李梦阳参评。评点文字为朱色。上卷收五古63首,五律33首。下卷收五律、五排132首,七古5首,七律4首,五绝18首,七绝7首,合计262首。卷首有刘辰翁跋和李梦阳跋。刘跋比较了孟浩然诗韦应物诗的不同风格特色。又有清光绪五年(1879)方氏碧琳琅馆刊方功惠辑《王孟诗评》朱墨套印本。收诗数目、编排以及刘、李评语与明凌濛初刻本相同,无刘、李跋。二书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萧惟香

    【介绍】:唐代女诗人。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唐末在世。未嫁,与人私奔,遭遗弃,沦落为娼,自杀而死。有才思,曾作诗数百首。作品已佚。事迹见《北梦琐言》卷六。

  • 题洛苑梧叶上

    【介绍】:天宝宫人作。据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载,顾况于洛苑水中得大梧叶,上有题诗,况亦题诗叶上,放于波中,后十余日,又于叶上得诗一首,即此诗,《全唐诗》题为《又题》。这首诗是天宝宫人赠答顾况酬诗之

  • 张锡

    【介绍】:唐代诗人。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排行五。生卒年不详。张文琮之子。历官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武后久视初(700),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其甥李峤为宰相。知选坐赃,流放循州。中宗时,

  • 郑风

    ①西汉郑弘居耶溪畔,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吹送。当地人贪借风势,常依随往还,谓之“郑风”。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浙江水》。后借指行舟。骆宾王《夕次旧吴》:“郑风遥可托,关月眇难依。”②《诗》十五国风之

  •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介绍】:白居易作。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他曾任和州刺史,虽罢官,但仍依当时惯例尊称使君。诗作于宝历二年(826)冬末,时在扬州。刘禹锡和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诗对刘怀才不遇、坎坷寂寞的身世遭遇

  • 赐笔

    汉制,朝廷每月赐给尚书省官员赤笔一双。后用“赐笔”咏尚书省官员。杜甫《老病》:“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耿湋《宿韦员外宅》:“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 昌黎先生诗集注

    清顾嗣立注。顾嗣立,字侠君,吴县人。康熙间举进士,选庶吉士,改中书,后以病辞归。所居秀野草堂,极山水亭台之胜。所辑《元诗选》,盛行于世。此书十一卷,取东雅堂本韩诗,并采入朱彝尊、何焯批语及清人议论为补

  • 郑丹

    【介绍】:宝应元年(762)诣京献《二帝两后挽歌》30首,朝廷嘉之。解褐为蕲州录事参军。余不详。高仲武谓其诗“剪刻婉密”(《中兴间气集》)。《全唐诗》存诗2首。

  •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奉旨编纂,故又称《御定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清圣祖命江宁织造曹寅在扬州开局修纂,至次年十月书成奏上。预修者为在籍翰林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徐树本、车鼎晋、

  • 银青

    银印青绶的省称。代指官位。高适《遇冲和先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