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咬咬

咬咬

(jiāo—)鸟鸣声。李山甫方干隐居》:“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猜你喜欢

  • 台阁集

    诗集。唐李嘉祐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李嘉祐集》一卷,并曰:“亦号《台阁集》。”《台阁集》最早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台州刻本。是集前有建炎三年正月郡守阳夏谢克家序。集后有克家跋。

  •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介绍】: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诗句。渤澥,此指东海。二句写晴日朗照,秋云高远,天浮水上,大海浩瀚的广阔景象,境界阔大,健笔凌云。

  • 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介绍】:贾至《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颔联。“楚山”、“湘水”将宴别置于广阔空间,和“碧”、“深”一起营造出一个高远境界。而由“晴”至“暮”,不仅可见宴别所历时间,更含感情由聚时欢畅转作别时悲凉的变化

  • 喧蚁

    东晋殷师患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事见《世说新语·纰漏》。后以“喧蚁”谓声音嘈杂。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 隔绛纱

    汉武帝妃李夫人死后,帝思念不已,令方士招致其魂,方士言不得近视,只得隔帷帐相见。帝愈益悲戚。见《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后用作咏后妃去世之典。窦叔向《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之二:“纵有迎仙术,终悲隔绛纱。”

  • 杨茂孝

    【介绍】:见杨敬之。

  •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介绍】:岑参作。在长安任职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期间,作者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写下此诗。诗以山中雷鸣雨落、云烟变幻的奇观胜概为启端,抒发了作者对屈居微官的愧悔和向往自由闲适的山居生活的情怀,最后两句则在暮鸟归

  • 鲁通甫读书记

    清鲁一同撰,书一名《评读杜心解》。该书当是撰者览读浦起龙《读杜心解》过程中,于杜诗之心得独见,于浦解之误释谬评,时有所发,随笔而记,积累成书。书前有鲁氏说明:“吾评无定则,意有所得,杂乱书之。其点化筋

  • 严家

    ①指严君平。贾岛《寄令狐绹相公》:“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②指严光。周贺《早春越中留故人》:“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 韩娥

    传说中一位善于歌唱的女子。因乏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馀音绕梁,三日不绝。见《列子·汤问》。后以“韩娥”喻指歌女,亦借以称赞女子善歌。于濆《里中女》:“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崔涂《声》:“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