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周繇

周繇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为宪,一字允元。池州至德(今安徽东至)人。一说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不确。生卒年不详。周繁兄。大中十年(856)至十四年(860),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幕从事,一说检校御史中丞,误。与段成式温庭筠等交往酬和甚密,集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咸通十一年(870)应京兆府试,主试李频荐取之。十三年(872)进士及第,以《明皇梦钟馗赋》知名。授校书郎。乾符中调福昌尉。迁至德令。工赋能诗,有时名。与弟繁称“至德二周”,与张乔许棠、张称“九华四俊”,复与许棠、郑谷等称“咸通十哲”。为诗俯思仰咏,深造阃域,时号“诗禅”。多登临送别、酬赠题咏之作,工于近体,善于写景,颇有佳句。《登甘露寺》、《甘露寺东轩》两诗,明杨慎《升庵诗话》以为胜过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等诗句较有名。《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周繇集》一卷,有散佚。今传《周繇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存律赋一篇。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八。陶敏有考。

【介绍】:

全唐诗》收周繇诗23首,编为1卷。实则当时有两周繇。一字允元,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咸通十三年(872)进士。历福昌尉、建德令。工诗能赋,与张乔许棠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与罗隐交深。一字为宪,大中末以御史中丞佐襄阳徐商幕,与段成式温庭筠有诗唱和。而此周繇应作元繇,系元锡子,郡望洛阳(今属河南),会昌中曾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全唐诗》所存23首诗,其中《嘲段成式》、《看牡丹赠段成式》、《以人葠遗段成式》、《和段成式》(二首)等5诗,当为元繇所作。其余18首,均为字允元之周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周繇诗2句。

猜你喜欢

  • 陈璀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贞元九年(793)与刘禹锡、柳宗元等同年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三。

  •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介绍】:罗隐《魏城逢故人》(当作《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中二联。颔联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以情取景,物我交融。颈联进一步抒发离情别恨,难舍难分。四句用拟人手法,将芳草、好云、断山、流水写得深含情意

  • 跪履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游下邳圯上时,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老父命张良取履,并长跪着给他穿上。老父曰:“孺子可教矣。”遂教他《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虚心向长者请教。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刘

  • 崔元翰

    【生卒】:729—795【介绍】:名鹏,以字行。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建中二年(781)状元及第。后又连中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任校书郎、节度从事、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比部郎

  • 长庆体

    诗歌风格。中唐元稹、白居易的作品集,分别为《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元之《连昌宫词》,白之《长恨歌》、《琵琶行》等,开创以七言歌行体写作长篇,并善于大肆铺叙的风气。后人因以“长庆体”称元、白此类

  • 花径

    在江西省庐山牯牛岭西谷。传为白居易赏桃花处。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至山上大林寺游览,漫步花径,正值山下桃花已谢,而大林寺桃花却绽放正艳,因赋《大林寺桃花》诗,此地由此而

  •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

  • 崔立之

    【介绍】:字斯立。行二十六。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贞元四年(788)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大理评事、蓝田丞、国子博士等职。工诗,敏于才思。与韩愈、刘禹锡友善。韩愈极称其才。《全

  • 严敬受

    【介绍】:见阎敬爱。

  • 杜诗注解商榷续编

    徐仁甫撰。见《杜诗注解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