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变文

变文

文体名。一称“变”。唐五代时期说唱伎艺“转变”的底本。唐人笔记小说曾有记载,如郭湜高力士外传》云:“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转变、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这里说的“转变”,就是讲唱变文。其时已能深入宫廷,足见流传之广,可惜亡佚已久。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大批手抄变文写卷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敦煌遗书内明确题为“变文”或“变”的作品有:《破魔变》等七篇。从写卷的题记和内容涉及到的人物事物、风土名物、地理沿革、典章制度等,尚可考知其写作年代最早者为《降魔变文》,约产生于天宝八载至十二载(749—753),而题记为“天福十五年(950)”的《舜子变》,则为有明确抄写年代的最晚一篇。关于变文的渊源和得名,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本土说”和“外来说”。“本土说”其一以为源自清商旧乐,见向达《唐代俗讲考》。其二以为源自我国固有的赋体,见程毅中《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其三以为源于文体变化,见周绍良《谈唐代民间文学》。“外来说”主张“变文”之“变”是从梵文音译而来,与印度传来的佛教密切相关,如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以为源自佛典翻译,周一良《唐代俗讲考》以为源自梵语,孙楷第《读变文、变文变字之解》则认为源自变相。以上诸说,尚无定论。

猜你喜欢

  • 黄金屋

    汉武帝四岁时立为胶东王,其姑长公主嫖有女名阿娇,武帝曾言“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见《汉武故事》。后因以“黄金屋”代指后妃的居处。花蕊夫人《宫词》之四九:“朝阳初上黄金屋,禁夜春深昼漏迟。”

  • 道记

    道书,道经。权德舆《郊居岁暮因书所怀》:“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八载(749)冬。李唐王朝尊老子李耳为始祖,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东都洛阳玄元皇帝庙在城北北邙山上。钱谦益曰:“此诗虽极

  • 褚朝阳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时登进士第。有诗名、芮挺章选其诗二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七。

  • 谢庄千里思

    南朝宋谢庄《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表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后因以“谢庄千里思”为遥念亲友之典。韦庄《同旧韵》:“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 又玄集

    唐韦庄编。三卷。选录杜甫、李白等150家诗300首(实只142家诗297首)。书前有自序1篇,写于光化三年(900),中云:“昔姚合撰《极玄集》一卷,传于当代,已尽精微。今更采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

  • 焚书

    秦始皇为加强思想统治,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在全国焚烧《诗》、《书》等典籍。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显《幸秦始皇陵》:“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 徐希仁

    【介绍】:郡望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大和初任岳州刺史。与卢仝、张祜有诗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

  • 前度刘郎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汉明帝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不得返,靠采食桃子以充饥。遇二仙女,邀请他们至仙女所居桃源洞,有群女持桃贺婚。刘、阮居留多日后,因思乡求归,既出,亲旧零落,无复相

  •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介绍】: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颔联。二句以动衬静,写新津古寺幽寂凄清秋景,蝉声鸟影,可见少人,其景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