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加点

猜你喜欢

  • 紫芝

    即《紫芝歌》。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参见“紫芝歌”。

  • 卢尚卿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咸通十一年(870)赴京应试,逢朝廷停贡举,赋《东归诗》以纪之。至僖宗中和二年(882)始进士及第于蜀中。《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八。

  • 崔惠童

    【介绍】:唐代诗人。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右骁卫将军、冀州刺史崔庭玉之子,尚玄宗女晋国公主,为驸马都尉。长安城东有其庄园、池亭,常于此宴饮宾客。《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新唐书》之

  • 尉迟汾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家于洛阳(今属河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元和七年(812)为太常博士。历祠部员外郎、某部郎中。宝历元年(825)为国子司业。大和二年(828)为卫尉少

  • 飞掣

    急速飞去。杜甫《去矣行》:“君不见上鹰,一饱即飞掣。”

  • 一贯

    ①用一种道理贯通天下万事之理。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贯休《言诗》:“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亦谓同一道理。李颀《杂兴》:“善恶生死齐一贯,只应斗酒任苍苍。”②连贯。白居易《和望晓》:

  • 相仍

    ①相继,连续。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②依然,仍旧。李商隐《别薛岩宾》:“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

  • 证玉臣

    楚人和氏两次献玉璞,皆被认为是石头。后在楚山哭三日三夜,泣尽出血。文王使人问之,让玉人理其璞而得宝,命之“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证玉臣”指赏识人才者。孟郊《送孟寂赴举》:“况当圣明主

  • 隙驷

    《礼记·三年问》:“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后以“隙驷”比喻易逝的时光。骆宾王《丹阳刺史挽词三首》之一:“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

  • 沈佺期集

    诗集。唐沈佺期撰。沈集原为十卷,早佚。今存世者有七卷、四卷、三卷或二卷本,皆明人掇拾所为。明《天一阁书目》著录有《沈佺期集》四卷,《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一九亦著录之。惜此本未见传世。今所存者乃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