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体

初唐体

武德至太极年间之诗体。《新唐书·艺文志序》云:“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已有就文章分期之性质。宋严羽首创“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之说。元杨士弘《唐音》分诗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期。明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关于四期断限众说纷纭,迄今较通行的说法为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618—712)为初唐,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713—765)为盛唐,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766—826)为中唐,文宗大和至哀帝天祐(827—906)为晚唐。有此四分法,承严羽诗之五体说,遂有初唐体、盛唐体、中唐体、晚唐体之说。严羽注唐初体云:“唐初犹袭陈、隋之体。”未免失之偏颇。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夷希有闺帏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泊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此说虽有不符史实之弊,但由于沿袭陈、隋之中,已具有转变为盛唐之因素,较严羽之见,似为全面。明许学夷《诗源辩体》:“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永徽以后,王、杨、卢、骆则承其流而渐进矣。四子才气既大,风气复还,故虽律体未成,绮靡未革,而中多雄伟之语,唐人之气象风格始见。”“子昂《感遇》虽仅复古,然终是唐人古诗,非汉魏古诗也。且其诗尚杂用律句平韵者犹忌上尾。至如《鸳鸯篇》、《修竹篇》等,亦都古律混淆,自是六朝余弊。”“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这就从诗之形式和风格上较详尽地作了论述。

诗歌风格。一称“唐初体”。指初唐诗歌的总体风格。初唐是唐代诗歌由齐梁浮艳诗风向健康壮实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时之诗歌,一方面尚存齐梁遗习,重视藻饰,时见绮靡之气;另一方面则渐趋雄伟赡丽,显示刚健浑厚之风。五、七言古诗得到发展,近体诗趋向成熟,然多“古律混淆”,尚未能摆脱“六朝余弊”(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一二)。从而呈现出过渡阶段的特有风貌。

猜你喜欢

  • 元稹

    【生卒】:779—831【介绍】:唐代诗人、小说家。字微之,别字威明。先世本鲜卑拓跋部,北魏时改姓元。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长安,八岁丧父。家贫,由母课读。贞元九年(793)十五岁以明经及第。二十一

  • 巴陵

    山名。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滨洞庭湖。地因山而得名,晋太康元年置巴陵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巴陵郡,治所均为今湖南岳阳。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

  • 磬襄入海

    《论语·微子》:“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襄,古乐师名,掌教击磬钟等乐器。后因以“磬襄入海”喻指乐师高手或古乐亡失。白居易《华原磬》:“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儿为乐师。”

  • 电光

    闪电之光。亦比喻光阴迅速。韦庄《哭同舍崔员外》:“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

  • 喽啰

    ①伶俐能干;有本领。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五九:“自逞说喽啰,聪明无益当。”拾得《诗》之四六:“嗟见多知汉,终日枉用心。岐路逞喽啰,欺谩一切人。”郑綮《题中书壁》:“一朝白雨中,无钝无喽啰。”②扰乱。

  •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介绍】:白居易作于宝历二年(826)离苏州赴洛阳途中。梦得乃刘禹锡字,栖灵塔,在扬州大明寺。诗题一作《与梦得同登灵塔》,疑误。全诗七言四句,短小凝练。先写和刘禹锡遍临扬州诸楼,遍登扬州诸塔;结以勉励

  • 张濯

    【介绍】:肃宗上元二年(761)进士。建中二年(781)游洛阳、蒲州。余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 李彦和

    【介绍】:玄宗时人。《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其天宝三载(744)所作《送贺秘监归会稽》诗1首。

  • 织乌

    指太阳。织,谓太阳东升西落如织梭之往来。襄阳旅殡举人《诗》:“流水涓涓芹怒芽,织乌西飞客还家。”

  • 玄真子

    ①传说中的神仙名。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②诗人张志和的号。参见“张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