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季、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竹林七贤”。亦称“竹林七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介绍】:唐代诗人。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懿宗时人。咸通七年(866)温庭筠为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涛与卫丹等人所作诗赋,为温庭筠所称赏,张榜于都堂。然终未能进士及第。能诗,篇咏甚著,“水声
【介绍】:贾岛作。此诗写途经一僻远山村时的观感。前三联着力勾勒萧疏荒凉的山村远景,笔致奇崛,意象清冷。末联“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刻画诗人的心理活动,婉尽其妙。诗以景结情,道路辛苦,羁旅愁思,见于
【介绍】:唐代辞赋家。阆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七年(791)以状元及第,年已七十余。卢纶有《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诗。工律赋。省试所作《珠还合浦赋》序珠来去之意,主考杜黄裳以为“如有神助
【介绍】: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杭州刺史任上。唐时有官妓。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唐时杭妓,承应宴会,皆得骑马相从。”前二句写蓬乱的头发上扎着布巾,清晨便进山砍柴的卖薪女;后二句写著红骑马去侍
见《罗昭谏集》。
【介绍】:见高越。
傅庚生著。是书将所选杜诗衍绎为散文,且加以评述,总计96篇,连同未附译文的50余篇,共引杜诗150篇左右,将这些诗分别组织在十二个题目里,订为十二章,近似杜诗类选,边义绎边评论,别开生面,颇便初学。1
东汉郑弘为官淮阴太守时有惠政,上感苍天。春旱,郑弘巡行察看,随其车之所至,天为降雨。见《后汉书·郑弘传》。后因用“一车甘雨”称美地方官的惠政。罗隐《送郑州严员外》:“满扇好风吹郑圃,一车甘雨别皇州。”
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本指科举登第。后用以比喻境遇突然变好、地位迅速提高。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亦作“平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