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修睦

修睦

【生卒】:?—918

【介绍】:

唐末五代诗僧。俗姓赵。籍贯不详。广明元年(880)后居庐山,与栖隐贯休等为诗道之游。光化中为庐山僧正。后应征辟赴吴国。天祐十五年(918)死于朱瑾之难。能诗,多近体,写僧居情致、景物。《秋日闲居》较佳。友人李咸用谓“贯休之后,惟修睦而已矣”(《读修睦上人歌篇》)。《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东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十七首(含“补遗”),《全唐诗补编》补四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918

【介绍】:

号楚湘,俗姓赵,昭宗光化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等为诗友。天祐十五年(918)死于朱瑾之难。《全唐诗》存诗27首,《全唐诗补编》补4首。

猜你喜欢

  • 李从誧

    【介绍】:见李从谦。

  • 觱篥

    古乐器名。以竹为管,管口插有芦哨发声。杜甫《夜闻觱栗》:“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锦瑟》末二句。“此情”统指作者在诗中所回忆的有关身世心境、追求向往等种种情事,“惘然”则概括了全诗感情的主线,意谓这一切情境岂待今日成为追忆时才不胜怅惘,即使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

  • 兀尔

    寂静貌。白居易《首夏》:“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 邻丧不相舂

    《礼记·曲礼上》:“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谓邻家有丧事,舂粮时不唱口号,以表达自己的哀痛。后或以“邻丧不相舂”指邻里和睦。杜牧《题池州弄水亭》:“邻丧不相舂,公祖无诟负。”亦作“邻凶不相杵

  • 卢颜

    【介绍】:见卢言。

  • 埋头

    形容专心一意。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八九:“汝为埋头痴兀兀,爱向无明罗刹窟。”齐己《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埋头逐小利,没脚拖长裾。”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得飞字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三载(754),作者赴北庭从戎,途经临洮时写下此诗。诗中渲染、描写了广袤塞外的寒冷、荒凉景色和作者暗滋潜长的思乡情绪,从而反衬、烘托了诗人不畏艰辛、为国戍边的热忱和决心。诗采用

  • 蓟门

    古地名。在今北京德胜门外西北。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召幕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 惨惨

    ①忧愁貌。薛逢《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笙歌惨惨咽离筵,槐柳阴阴五月天。”②昏暗。司空图《河上二首》之一:“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