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二妃庙

二妃庙

二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二妃为尧帝之女,传说舜帝南巡,二妃追至洞庭,闻舜帝死于苍梧,葬于九疑之山,二妃乃南望痛哭,投湘水而死,楚人为立祠于洞庭湖滨黄陵上,称黄陵庙,当作湘水女神祭祀。宋之问有《谒二妃庙》诗,李群玉有《题二妃庙》诗。

猜你喜欢

  • 口头

    口;嘴。孟郊《择友》:“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 白云歌送友人

    【介绍】:李白作。见《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綦毋诚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曾官正字。贞元中,与韦夏卿同有送顾况归茅山诗。《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据其诗及顾况《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诗题。

  • 杨容华

    【介绍】:唐代女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侄女。生卒年不详。幼善属文,曾作《新妆诗》,当时好事者多传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朝野佥载》卷三。

  • 郭正一

    【生卒】:?—689【介绍】: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太宗贞观中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高宗永隆二年(681),迁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永淳二年(683),真迁中书侍郎

  • 仄声

    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总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中入声消失,故仄声只包括上、去二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点。

  • 张惟俭

    【介绍】:宣州当涂(今属安徽)人。大历六年(771)进士。贞元中为和州刺史。善言谑。《全唐诗》存诗1首。

  • 平舆

    地名。《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后因以“平舆”美称他人兄弟。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 张朝

    【介绍】:见张潮。

  • 襦裤

    见“襦裤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