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举烽

举烽

西周幽王昏庸荒淫,宠幸妃子褒姒,为讨得褒姒欢心,多次点燃危急时召集诸侯救援的镐京烽火台,失信于诸侯。后西戎来犯,再举烽火则诸侯不至,国破被杀。见《史记·周本纪》。后或以“举烽”为咏女宠之典。罗虬《比红儿诗》之二十:“红儿若为回桃脸,岂比连催举五烽?”

猜你喜欢

  • 莫是

    或许是;莫非是。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

  • 总是

    ①总归是;全都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②即使是。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之一:“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介绍】:钱起《卢龙塞行送韦掌记》诗句。咽,声音低沉。鼙,鼓。旌旆,旗帜。二句描写激烈的边塞战斗场面,表现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为友人奔赴前线而增壮行色。

  • 拗体诗

    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前人认为此类诗歌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清王士禛《分甘馀话》卷三:“唐人拗体诗有二种:其一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如老杜‘城尖径仄旌旆愁

  • 片席

    犹片帆。指孤舟。许浑《九日登樟亭驿楼》:“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

  • 徐知谔

    【生卒】:906—940【介绍】:五代文学家。海州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初官太子中舍。累迁刺史、节度使。五代吴乾贞三年(929)拜金陵尹。天祚元年(935)为润州节度使。南唐昇元元年(938)封

  • 行宫

    【介绍】:元稹作。一作王建作,题为《古行宫》。行宫,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玄宗末年曾选宫女充上阳行宫,诗中有“入时十六今六十”句,如此,则此诗“行宫”可能指上阳官,在东都洛阳皇

  • 刘幽求

    【生卒】:655—715【介绍】:唐代诗人。冀州武强(今属河北)人。排行大。武后圣历中,举制科中等,授阆州尉。弃官,后又授朝邑尉。预诛韦后,以功擢中书舍人,参知机务。睿宗即位,进尚书右丞,封徐国公。景

  • 平节

    汉语诗句往往两字构成一节,在一节之中,上字的声调平仄有时可以变动,而下字的平仄往往固定,因此,人们便以下字的平仄为节命名,下字为平声者称平节,下字为仄声者称仄节。

  • 崔知止

    【介绍】:见崔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