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不耐烦

不耐烦

不能忍受烦琐的尘事。皎然《题山壁示道维上人》:“物外从知小,禅徒不耐烦。”

猜你喜欢

  • 孙弘阁

    指汉代丞相公孙弘为延纳天下贤才而建的楼阁。诗文中多用为咏接纳贤士之典。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参见“开东阁”。

  • 伊昔

    从前,过去。孟云卿《邺城怀古》:“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

  • 三千客

    战国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皆有门客三千,平原君有数千。后因以“三千客”用作咏门客之典。李华《奉寄彭城公》:“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亦作“三千士”。孟郊《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食恩三千士,一旦为

  • 张昌宗

    【介绍】:冀州南宫(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张昌龄兄。显庆四年(659)制科登第。官至太子舍人、修文馆学士。有学业,以文自名。撰有《古文纪年新传》三卷,数十篇,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二》杂传记类。作

  • 旁舍

    邻舍,邻居。杜甫《夏日李公见访》:“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 暗蛩

    夜鸣的蟋蟀。孟郊《杂怨三首》之三:“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

  • 古文运动

    文学运动。唐初文坛,骈文占主导地位,陈子昂首倡“复古”,在力主革新浮艳诗风的同时,也把散文革新的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唐玄宗至德宗时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柳冕、梁肃等,先后提出宗经明道主张

  • 涩体

    唐徐彦伯为文之风格体式。亦称“徐涩体”。唐张鷟《朝野佥载》云:“徐彦伯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鶠阁,以龙门为虬户,以金谷为铣溪,以玉山为琼岳,以刍狗为卉犬,以竹马为篠骖,以月兔为魄兔,以风牛为飚犊。

  • 晚泊浔阳望庐山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晚泊浔阳望香炉峰》。浔阳即今江西九江市。约作于开元二十年(732)自吴越还乡,途经九江时。诗前半写千里行舟,始见庐山胜概时欣然怡悦之情,表达了对名山的景仰;后半写怀念高僧慧远

  • 西眉南脸

    西施、南威是春秋时美女。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容貌美丽。李咸用《巫山高》:“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