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洛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名。孝文帝时为博士、太中大夫。后天子疏远他,不用其议。出为长沙王太傅和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而死,谊自伤,泣岁馀而亡。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杜甫著,高仁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这是一部杜集白文本,以康熙静思堂本《钱注杜诗》为底本,重新加以标点,并删去原有校记和注释,仅保留部分题注。又将《全唐诗补编》、《全唐文》所录杜甫佚
本为汉宫殿名。借指皇宫或朝廷。张叔良《长至日上公献寿》:“凤阙晴钟动,鸡人晓漏长。”
犹摆脱,丢开。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刘禹锡《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
天宝元年曾改坊州为中部郡,治今陕西省黄陵县。轩辕黄帝陵在此。舒元舆《坊州按狱》:“中部接戎塞,顽山四周遭。”
又称“山中四友”,指中唐诗人杨衡、苻载、李元象、王简言。大历末年,四人同栖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隐庐山,故称“庐山四友”。苻载《荆州与杨衡说旧因送游南越序》云:“载弱年,与北海王简言、陇西李元象洎中师高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555号。该赋以三、五、七言句式,生动描述“阴之精,月之体,初出海中净如洗”的幽美月光,以及“光浮万里”、“影入千家”的美妙境界。然而,每当诗人置身新秋之
【生卒】:870—947【介绍】:五代禅僧。高丽国(今朝鲜北部)人。唐末游闽越,谒雪峰得禅旨。恬淡自持,时号照布衲。初居婺州齐云山,世称齐云和尚。次迁越州镜清院、报慈院。复为龙华寺住持,赐号真觉大师。
孔子与周公的合称。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萤火虫发出的光。谓勤奋读书。鲍溶《过薛舍人旧隐》:“风意犹忆瑟,萤光乍近书。”参见“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