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三十六体

三十六体

指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大致相近的为文体式。三者皆排行十六,能为诗,且于骈体文尤为擅长,彼此切磋、夸饰,故名。《旧唐书·李商隐传》云:“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三云:“(李商隐与)温庭筠、段成式俱以俪偶相夸,号‘三十六体’。”

唐代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的文风。三人为晚唐同时人,行第同为十六,均以骈体文齐名于世,多俪偶繁缛之气,因号其文风为“三十六体”。见《新唐书·李商隐传》。

猜你喜欢

  • 吹帽

    风吹落帽子。多用作吟咏重九登高宴集或咏宾僚之典。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韩愈《荐士》:“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参见“重阳落帽”。

  • 易俗去虎

    东汉刘昆为弘农太守,先是,境内虎患极重,刘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离境。事见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后因以“易俗去虎”为咏地方官仁政之典。岑参《送颜平原》:“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 黄家亭子

    杜甫有《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诗,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三谓此诗作于阆州,则亭子亦当在阆州(治所即今四川阆中)。

  •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介绍】:白居易《夜雨》诗句。两句写景妙在曲折见意。以雨打芭蕉之声,造夜雨来临之境,含蓄蕴籍,雅致空灵。与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中国三大诗人新论

    黄国彬著。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11月初版,为《皇冠30年特选文集》34。本书是用艺术的标准全面衡量屈原、李白、杜甫三位大诗人的成就。前有代序《谁是天津四?》,之后依次为《与日月兮同光——从另一个角

  • 别友人

    【介绍】:戴叔伦作。诗题一作《过陈州》,又作《汝南逢董校书》、《别董校书》。诗写跟友人乍相逢继又相别,慨叹人生皆为羁旅行役所苦。旧意说新,读之令人慨然。

  • 二陆

    指晋代陆机、陆云兄弟。二人俱以文章著称。后亦用以称美并有文才的兄弟二人。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陆,声华连八裴。”

  • 古风

    即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参见“古体诗”。

  • 凋瘵

    衰败;困乏。杜甫《石犀行》:“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 长短

    终究;反正。白居易《即事寄微之》:“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李商隐《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也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