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夜郎国国王。相传生于大竹中,故名。事见《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行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相传舜帝曾流放浑敦、穷奇、梼杌、饕餮四凶于四边,“以御魑魅”。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因以“御魑魅”为咏贬谪之典。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亦省作“御魑”。柳宗元《酬韶
【生卒】:728—798【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文卿。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王之咸子。明经及第,又以书判入等。历长安尉。大历七年(772)为江西观察判官,与李泌友善。入为金部员外郎。累迁剑南西川节度
【介绍】:①(全)王维作。诗题一作《边情》。《乐府诗集》收此于汉横吹曲。诗写同一夜晚长安侠少与关西老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长安少年急于立功建业,上戍楼而观有关兵事星象。而此时,关西老将闻笛洒泪,慨叹身
【介绍】: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布衣,酷善小词,时人目为阎处士。在后蜀,与欧阳炯、鹿虔扆辈俱以工小词供奉,为后主孟昶所宠。《花间集》录其词五调八首,《尊前集》收二调二首。王国维辑有《阎处士词》,
典出《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比喻故意挑人毛病,陷人以罪。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亦省作“吹毛”。骆宾王《畴昔篇》:“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
【介绍】:吕温作。元和五年(810)诗人由道州转衡州刺史时,江华毛县令赠诗送别,诗人乃作此诗酬答。诗下小注云“此人好书破百姓布绢头及妄行杖”,诗作即针对其苛政虐民提出劝诫,温言厚语,不仅具长者之风,更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以“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之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即梅福。权德舆《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比喻文字稚劣。多用作谦词。语出卢仝《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宋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词:“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