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闾

高闾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文成帝卒,冯太后引闾与高允同决大政。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献文帝时高允举闾自代,遂为帝所知。孝文帝承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出为相州刺史。谏迁都洛阳,帝颇嫌之。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


【生卒】:?-502

字阎士,渔阳雍奴(今河北香河东南)人。本名,崔浩奇其文才,为改名。太武帝末,为中书博士。文成时,迁中书侍郎。冯太后临朝,诛乙浑。令其入禁中参决大政。历中书令、尚书、中书监、相州刺史,封侯。议政知无不言,为文风格优雅。孝文帝议迁都,请迁邺城。后又自求为本州刺史,帝降其官品,任为幽州刺史。年余,召为太常卿。宜武帝初,以老求解职。帝为之流涕。有文集三十卷。卒。谥文侯。(,参见《北史》)


【生卒】:?—502

【介绍】:

北魏渔阳雍奴人,字阎士。本名驴。博通经史,下笔成章,司徒崔浩奇其才,为改其名与字。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征拜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文成帝卒,冯太后引闾与高允同决大政。以功封侯,加昭武将军。献文帝时高允举闾自代,遂为帝所知。孝文帝承明初为中书令、给事中。冯太后信重间,诏令书檄,碑铭赞颂,皆出其手。上书屡谏讨伐及时政,多有不纳。出为相州刺史。谏迁都洛阳,帝颇嫌之。乃请本州自效,不允,征为太常卿。文章与高允相上下,时称二高。


猜你喜欢

  • 崔彧

    字文若,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以医术知名,善针灸。位至宁远将军,冀州别驾。见人有疾病即予施治,广收门人,弟子中颇有成名者。(,参见《北史》)

  • 张大同

    【生卒】:?——1644保定守备。李自成陷城,与子之坦皆死。

  • 祕琼

    【介绍】:五代时镇州平山人。有勇力。后唐末帝清泰中,镇州节度使董温琪擢为衙内指挥,倚为腹心。温琪陷蕃,琼乃害温琪之家,劫其家产,自称留后。后晋高祖即位,以安重荣代之,授琼齐州防御使,琼不敢拒命,由邺中

  • 何初

    【介绍】:元明间湖广常山人,字厚铭。通《易》、《诗》、《书》。元顺帝至正十三年举人。授仁和县教谕,未几告归。明洪武初以宿儒征为湖口县教授,擢成化知县,除巴东教谕。湘王闻其名,聘为师。二十七年召入翰林,

  • 何玉梁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韦江,号樟亭。雍正元年进士,官编修,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南归后主紫阳书院讲席。卒年六十九。有《龆龀吟》、《贤鉴堂诗存》、《南斋记闻》、《史论》、《柳浦集》。

  • 陈嶷

    南朝陈人,字承岳,陈后主第二子。至德元年(583)立为南平王。历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扬州、郢州刺史。陈亡入隋,卒于长安。(,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承岳。陈后主第二子。后主至德

  • 李昊

    【生卒】:1431—1508【介绍】: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志远,号坦拙。成化五年进士。授翰林检讨,侍忻穆王。王卒,迁南京礼科给事中,累升浙江布政司参议,擒聚众劫府库之百户陈辅。调长芦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官

  • 刘慧斐

    【生卒】:478—536字文宣,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少博学,能作文。隐居于庐山东林寺,自造离垢园,时人称为离垢先生。通佛经,工书法,手写佛经二千余卷。大同二年卒。(,参见《南史》)【生卒】:478

  • 柳璨

    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光化进士。以文才得昭宗恩礼,骤迁谏议大夫平章事。后交结朱全忠诛杀大臣。旋被全忠处死。璨博洽多闻,时人谓之“柳箧子”。著有论辩《史通》误失的《柳氏释史》。(,参见《新唐书》223下

  • 皇犬子

    【介绍】:南朝梁人。梁武帝时为小史。初名太子。武帝认为“太子”不可命名,为改名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