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琛
【生卒】:约514—约536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字永宝。高欢弟。从高欢起兵,颇受重用。北魏末,累官至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封南赵郡公。魏孝武帝与侍中斛斯椿等共谋除高欢,欢谋内讨,以晋阳为根本,留琛掌后事。以为并、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九酋长大都督,相府政事,悉由琛决。东魏孝静帝天平中,除御史中尉,纠弹无所回避,远近肃然。寻乱高欢后庭,被杖死。
【生卒】:约514—约536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字永宝。高欢弟。从高欢起兵,颇受重用。北魏末,累官至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封南赵郡公。魏孝武帝与侍中斛斯椿等共谋除高欢,欢谋内讨,以晋阳为根本,留琛掌后事。以为并、肆、汾大行台仆射,领六州九酋长大都督,相府政事,悉由琛决。东魏孝静帝天平中,除御史中尉,纠弹无所回避,远近肃然。寻乱高欢后庭,被杖死。
【生卒】:156—189【介绍】:即刘弘。东汉皇帝。章帝玄孙。重用宦官曹节等,捕杀李膺等百余人,党锢之祸复起。公开标价卖官,田亩增税,大修宫室,宦竖横行。中平元年爆发黄巾大起义。在位二十二年。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本姓田。大夫,齐景公时晋、燕侵齐,晏婴荐为将,却晋、燕之师,尽复失地。公郊迎劳师,尊为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后受谗被黜退,病死。战国齐威王仿效其行兵之法而威行诸侯。使大夫追论古
【介绍】:宋湖州乌程人,字无惑。以父朱服曾帅广州,故颇得闻其地市舶蕃坊故事,编撰《萍洲可谈》一书,保存了有一定价值之中外交通史料。
【介绍】: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
初从潮州林道乾起义,后随道乾党诸良宝再度起义,不久被明将张元勋、胡宗仁镇压。
【生卒】:1007—1072【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欧阳观子。少贫,从母郑氏学。仁宗天圣八年进士。调西京推官,与尹洙、梅尧臣以歌诗唱和。景祐间为馆阁校勘,作文为范仲淹辩,贬夷
高州(今贵州正安)蛮人。原为夜郎。宋初,高州蛮酋长景迁以其地内附,故赐名珍州,拜为本州刺史。景迁复以州境内多火灾,请赐今名。大观二年(1108),有骆解下、上族纳土,复以珍州名。
【生卒】:?—1526【介绍】:明宗室。太祖五世孙,肃恭王朱贡錝子。弘治四年封肃王世子,嘉靖五年卒,谥靖。情雅好文,诗调高古,边塞诗感慨有意。有《星海集》。
【介绍】:东汉南阳人,字仲山。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辟公府,官至南海太守。
【介绍】:明末清初湖南善化人,字又谦,又字天益。明天启元年副贡生。官广东韶州教授、陕西兴平知县。归里授业,门人甚众。精书法,晚年右手病废,能以左手作小楷行草。卒年九十余。有《紫岩集》、《照杯亭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