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韩非

韩非

【生卒】:约前280—前233

【介绍】:

韩非子,亦称韩子。战国末韩国人。韩诸公子之一。与李斯同师事荀子,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曾建议韩王修明法度,未被采用。所著《孤愤》、《五蠹》等传入秦,为秦王政所重视。秦攻韩,迫非至秦,秦王悦之。后为李斯、姚贾陷害,入狱自杀。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主张法、术、势兼用,中央集权,君主专政。重耕、战,轻商、学,反对是古非今,独尊法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有《韩非子》。


【生卒】: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韩国人。出身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同师事荀卿。鉴于韩国日弱,曾多次上书韩王请变法图强,韩王不能用。著《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其书传至秦,为秦王政所重。秦攻韩急,韩王派他出使于秦,因而被留于秦,后为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他采纳前期法家思想,并分析吸收了儒、道、墨各家的某些观点,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是我国古代法家学说集大成者。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生卒】:约前280—前233

【介绍】:

韩非子,亦称韩子。战国末韩国人。韩诸公子之一。与李斯同师事荀子,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曾建议韩王修明法度,未被采用。所著《孤愤》、《五蠹》等传入秦,为秦王政所重视。秦攻韩,迫非至秦,秦王悦之。后为李斯、姚贾陷害,入狱自杀。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主张法、术、势兼用,中央集权,君主专政。重耕、战,轻商、学,反对是古非今,独尊法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有《韩非子》。


【生卒】: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韩国人。出身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与李斯同师事荀卿。鉴于韩国日弱,曾多次上书韩王请变法图强,韩王不能用。著《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其书传至秦,为秦王政所重。秦攻韩急,韩王派他出使于秦,因而被留于秦,后为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他采纳前期法家思想,并分析吸收了儒、道、墨各家的某些观点,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是我国古代法家学说集大成者。著作有《韩非子》一书。


【生卒】:约前280—前233

【介绍】:

韩非子,亦称韩子。战国末韩国人。韩诸公子之一。与李斯同师事荀子,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曾建议韩王修明法度,未被采用。所著《孤愤》、《五蠹》等传入秦,为秦王政所重视。秦攻韩,迫非至秦,秦王悦之。后为李斯、姚贾陷害,入狱自杀。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主张法、术、势兼用,中央集权,君主专政。重耕、战,轻商、学,反对是古非今,独尊法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有《韩非子》。


猜你喜欢

  • 祝峋

    【介绍】:元松江人,字秀岩。为人英拔豪阔,与赵孟頫、朱德润为友。累官平江府总管。

  • 陆祎

    陆凯子。孙吴时历任黄门侍郎、偏将军、太子中庶子。右国史华联称其,体质方刚,勇敢果断,是镇守军事重镇夏口的理想人选。【介绍】:三国吴吴郡吴人。陆凯子。初为黄门侍郎。出领部曲,拜偏将军。凯亡,入为太子中庶

  • 隶首

    【介绍】:一作虑首。传说中远古时人。黄帝之臣,作算数。

  • 赵冲

    【生卒】:?—145【介绍】:东汉人。顺帝时为武威太守。参与镇压羌人起事。汉安元年迁护羌校尉。冲帝永憙间为羌人袭杀。

  • 李承

    【生卒】:431—475【介绍】:北魏陇西狄道人,字伯业。李宝子。少有谋略。宝欲内附北魏,僚属有异议未决。承陈辞促宝速定大计,于是乃决。承入北魏为质子。太武帝礼遇之,赐爵姑臧侯。宝卒,应袭父封,而让与

  • 松赟

    【介绍】:或称杜松赟。隋北海人。性刚烈,重名义。炀帝大业末,为石门府队正。时杨厚围北海县,松赟出城探虚实,被俘。厚胁其说城内降。松赟至城下,大呼官军大至,贼旦暮擒翦,遂被杀。

  • 范晖

    【生卒】:?—893【介绍】:唐杭州钱塘人。福建观察使陈岩妻弟。昭宗大顺二年,岩卒,晖讽将士推己为留后。景福二年,泉州刺史王潮攻陷福州,晖被杀。

  • 完颜麻吉

    完颜银术可同母弟。十五岁从军征战,破高丽兵,下宁江州,平系辽籍女真,克黄龙府等皆有战功,授谋克,继而领猛安。后在高州境内与辽兵作战时中箭而死。熙宗时,赠银青光禄大夫,追谥毅敏。【介绍】:金宗室。完颜银

  • 林宋卿

    【介绍】:名或作宗卿。宋兴化军仙游人,字朝彦。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官秘书省正字,出知恭州。时边臣多以拓土蒙赏,泸州帅司奏开溪、贵州,置一州二县,宋卿奏罢其役。秩满,以治行荐留再任。自受俸,非禄令所著者

  • 朱文正

    【介绍】:明宗室。太祖侄。太祖起兵时,母王氏率之来依。及长涉猎传记,饶勇略,积功至大都督。龙凤八年奉命统元帅趙得胜等镇守洪都。次年,陈友谅以重兵围攻,文正坚守八十五日。江西之平,文正之功居多。后以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