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
【生卒】:约前305—前240
【介绍】:
一作驺衍。战国时齐国人。居稷下,曾历游魏、燕、赵等国,见尊于诸侯。燕昭王为筑碣石宫,亲往师之。好谈天文,时人称为“谈天衍”。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每个朝代受土、木、金、火、水五行中一行支配,依五行相克顺序而循环,而兴亡又必有先兆。又提出大九州说,以天下为八十一州,中国仅为其中之一即赤县神州,每九州为一单元,有小海绕之,大九州另有大海绕之,此外即为天地之边际。有《邹子》、《邹子终始》,已佚。
【生卒】:约前305—前240
【介绍】:
一作驺衍。战国时齐国人。居稷下,曾历游魏、燕、赵等国,见尊于诸侯。燕昭王为筑碣石宫,亲往师之。好谈天文,时人称为“谈天衍”。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每个朝代受土、木、金、火、水五行中一行支配,依五行相克顺序而循环,而兴亡又必有先兆。又提出大九州说,以天下为八十一州,中国仅为其中之一即赤县神州,每九州为一单元,有小海绕之,大九州另有大海绕之,此外即为天地之边际。有《邹子》、《邹子终始》,已佚。
【生卒】:?—1410【介绍】:明徐州人。少习武,有胆略。从燕王朱棣转战积功至都督佥事。从征鞑靼本雅失里,领左翼,进右都督。永乐八年追封景城伯,谥壮武。
【生卒】:?-914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唐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子。因私通其父爱妾,被贬逐。后伺机发兵,执囚仁恭及兄守文,夺得节度之位。为政苛暴,肆杀部属。公元911年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应天。次年被
【生卒】:1005—1050【介绍】:宋常州无锡人,徙居开封,字伟长。杜镐孙。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仁宗庆历中,累迁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平区希範、蒙赶起事。改两浙转运使。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
【生卒】:1106—1179【介绍】:金宗室。完颜银术可子。年十六从攻辽,为先锋,授世袭谋克。又从攻宋,屡下州城,累官平章政事。世宗大定间,以专恣骄横,改济南尹。以上京留守致仕。
【介绍】:唐卫州汲人,又名元淑。傅游艺兄。武则天时,历官金部郎中、地官侍郎。武周天授二年,任冬官尚书。时弟游艺为相,兄弟并承荣宠。同年,游艺罢职被杀,神童下落不明。
阔里吉思之子。任湖广右丞。镇压广西农民起义。卒于军。
字托贤,毅子。周末为使持节仪同大将军。隋初袭爵神武公,为迁州刺史。(,参见《北史》)
【生卒】:?—291【介绍】:西晋济北庐人,字叔平。有思义,能《易》筮,善厌胜之术,卜筮所占多验。性深沉,常自言短命。武帝太康末,为司马督。后坐杨骏党羽,见杀。
字元伯,陕(今河南陕县)人。第进士,为开封府推官。元祐初,授监察御史。极论市易法之害。迁殿中侍御史,出知颍州。入为侍御史、枢密都承旨,进中书舍人及吏、礼二部侍郎。与孙升同受谪,累贬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
【生卒】: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初举孝廉为郎,后以镇压颍川黄巾迁为济南相。初平年间参与讨伐董卓之役,并击败、收编青州黄巾军,建立青州兵。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许。先后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