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粲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倩,初名愍孙。袁淑侄。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与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王(后废帝)掌朝政。后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粲谋讨道成,事泄被杀。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景倩,初名愍孙。袁淑侄。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与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王(后废帝)掌朝政。后萧道成杀后废帝,立顺帝。粲谋讨道成,事泄被杀。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生卒】:?-561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梁时以好学著称,历尚书金部郎、山阴令。敬帝时,陈霸先引入参预政事,授尚书右丞。入陈,迁给事黄门侍郎、中书舍人。天嘉二年卒,追赠通直散骑常侍。(,参见《南史
【生卒】:?—1232【介绍】:金上京女真人。世为北京路部长,自幼袭爵。逻卒擒获畜牧越境宋人,法当械送朝廷,脱鲁灰不欲复生边衅,释之。哀宗时,累官小关子元帅,从援兵至商山,遇蒙古兵邀击,兵败被执,拔佩
【生卒】:471—505【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宣明。城阳王次子。袭爵。以武艺著称。孝文帝时屡任各镇都大将,迁都洛阳后为邺郡留守。宣武帝时累迁定州刺史。爱佛道,修持五戒,积岁长斋,起佛寺,公私费
【生卒】:1081—1129【介绍】:宋密州诸城人,字德父,亦作德夫、德甫。赵挺之子,李清照夫。少为太学生,以荫入仕。徽宗崇宁四年除鸿胪少卿。大观二年与妻归青州故第,隐居多年。宣和中起知莱州,调淄州。
【生卒】:1507—1560【介绍】: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
【生卒】:约前385—前337【介绍】:战国时郑国京人。事韩昭侯,为相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其学本于黄老而强调驾御臣下之“术”,主张因任授官,循名责实,君主督责臣下,掌生杀奖惩之权,以
【生卒】:?——1853字幼章。山西寿阳人。大学士祁寯藻之弟。道光进士。历官湖北武昌知府,广东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先后赈水灾于湖北、江北等地。咸丰三年,筹治江宁防务,太平军攻江宁,又指挥守城,忧急而死
【介绍】:唐清河人,字玄告。宪宗元和进士。复以贤良方正、拔萃三中其科。文宗大和初迁太常博士。宣宗大中四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宣武军节度使。数徙镇,卒。
乂子。举进士,初拜右补阙、史馆修撰,大中末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常州义兴人,徙居河南,字大直。蒋系弟。登进士第。宣宗大中二年,为史馆修撰,知制诰。历迁翰林学士承旨、兵部
【生卒】:406—477【介绍】:南朝宋道士,吴兴东迁人。出身士族。少宗儒学,博通典籍。长慕道术,遗弃妻子,隐云梦山修道。文帝元嘉末,至京师,受文帝尊崇。孝武帝大明五年,隐居庐山,传与陶潜、慧远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