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光庭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中为伊州刺史,戍河西。会安禄山叛乱,西北戍兵悉内调,河、陇郡县皆陷吐蕃,唯光庭固守历年,终不降。及粮尽,手杀妻子,自焚死。
天宝末为伊州刺史,安史之乱,西北边戍兵赴援,吐蕃趁机入寇,光庭守伊州,屡次打退吐蕃进攻,因粮储并尽,外救不至,城将陷没,而被迫自焚。(187下/4904,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中为伊州刺史,戍河西。会安禄山叛乱,西北戍兵悉内调,河、陇郡县皆陷吐蕃,唯光庭固守历年,终不降。及粮尽,手杀妻子,自焚死。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中为伊州刺史,戍河西。会安禄山叛乱,西北戍兵悉内调,河、陇郡县皆陷吐蕃,唯光庭固守历年,终不降。及粮尽,手杀妻子,自焚死。
天宝末为伊州刺史,安史之乱,西北边戍兵赴援,吐蕃趁机入寇,光庭守伊州,屡次打退吐蕃进攻,因粮储并尽,外救不至,城将陷没,而被迫自焚。(187下/4904,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中为伊州刺史,戍河西。会安禄山叛乱,西北戍兵悉内调,河、陇郡县皆陷吐蕃,唯光庭固守历年,终不降。及粮尽,手杀妻子,自焚死。
拓跋孤孙。道武帝时位至比部尚书。(,参见《北史》)
拓跋翳槐第四子。初从拓跋珪作战,为武卫将军。后以老归家。拓跋弘在位时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翳槐第四子。有将略,从道武帝征讨有功,除武卫将军。后谢老归家。献文帝礼遇之,赐
总章时为协律郎,预修《芳林要览》,又撰《诗人秀句》。(190上/4997)【介绍】:唐人。高宗总章时任协律郎,曾预修《芳林要览》,又撰有《诗人秀句》。
【介绍】:唐蜀中人,字居云。早年居蜀,常出入公卿间。武宗会昌三年,以李德裕荐,登进士第。懿宗咸通十一年,累官至台州刺史。为诗清拔。有集。
【介绍】:清安徽芜湖人,字遯门。曾为《孙子》等七书加以体注,成《武经体注大全会解》。
【介绍】:明常州府武进人。洪武初曾任交城县丞。鼓励民人从事农桑,平徭役,薄赋敛,民皆称便。累迁至兖州同知。
【介绍】:明吴县人。字实甫。嘉靖初在世。日华据《南西厢记》传奇三十六出本加以增补,为三十八折。所作散曲收于《南词韵选》、《南北宫词纪》等书。
【生卒】:?—618【介绍】:隋丹阳人,字敦信。口才敏捷,技巧绝人。初坐事配为官奴。文帝时从故人高智宝受天文算术。思虑精巧,创意造浑天仪,以水转之,不假人力,施于暗室,外候天时,如合符契。又作马上漏刻
【介绍】:宋开封考城人,字子亨。名医宋道方婿。从学医。曾用针刺治愈一失惊吐舌不能复入之奇疾,名播京师。徽宗宣和间官朝请大夫。有《全生指迷方》。
【生卒】:1615—1689【介绍】:明末清初福建建安人,字朗伯,号处安。明诸生。南明唐王授中书舍人,擢工部主事。入清,为谋生计,先后在两广、南京,参大帅幕府,常为人排难解纷。后隐居著述,工书法,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