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范滂

范滂

【生卒】:137—169

【介绍】:

东汉汝南征羌人,字孟博。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按察郡县不法官吏,举劾权豪。见时政腐败,弃官而去。后汝南太守宗资请署功曹,滂严整疾恶,抑制宦官,抽拔异节。桓帝延熹九年,以党事下狱,释归时汝南、南阳士大夫往迎者车数千辆。灵帝初再兴党锢之狱,诏捕滂,自投案,死狱中。


【生卒】:137-169

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名士“八顾”之一。初举孝廉,官至光禄主事。后任汝南郡功曹,因触怒宦官,被捕送京城。及释放还乡,受到数千士大夫欢迎。灵帝初遭党锢祸,拘捕被杀。


【生卒】:137—169

【介绍】:

东汉汝南征羌人,字孟博。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按察郡县不法官吏,举劾权豪。见时政腐败,弃官而去。后汝南太守宗资请署功曹,滂严整疾恶,抑制宦官,抽拔异节。桓帝延熹九年,以党事下狱,释归时汝南、南阳士大夫往迎者车数千辆。灵帝初再兴党锢之狱,诏捕滂,自投案,死狱中。


【生卒】:137-169

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名士“八顾”之一。初举孝廉,官至光禄主事。后任汝南郡功曹,因触怒宦官,被捕送京城。及释放还乡,受到数千士大夫欢迎。灵帝初遭党锢祸,拘捕被杀。


【生卒】:137—169

【介绍】:

东汉汝南征羌人,字孟博。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曾任清诏使、光禄勋主事。按察郡县不法官吏,举劾权豪。见时政腐败,弃官而去。后汝南太守宗资请署功曹,滂严整疾恶,抑制宦官,抽拔异节。桓帝延熹九年,以党事下狱,释归时汝南、南阳士大夫往迎者车数千辆。灵帝初再兴党锢之狱,诏捕滂,自投案,死狱中。


猜你喜欢

  • 沈峻

    【介绍】: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士嵩。家世务农。好学,师事宗人沈麟士,博通《五经》,尤长《三礼》。仕为国子助教,讲《周官》,群儒刘嵒、沈宏之徒,莫不叹服。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荐为五经博士,寻补西省学士,

  • 陈洙

    【介绍】:明浙江上虞人,字道源。嘉靖八年进士。任御史,历兵部右侍郎,首论汪鋐逮狱,寻复职,巡抚苏松,屡立战功。一说未抵任,以倭寇猖獗,洙才不足用而罢。平生谦和仁厚,有长者风。

  • 董袭

    字元代,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初被孙策署门下贼曹,历迁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建安十三年(208)随孙权征黄祖,力战有功。随权击濡须,遇风船破而卒。【生卒】:?—213【介绍】:三国吴会稽馀姚人,字元代

  • 王僧朗

    南朝宋时人,王彧父。宋文帝时为侍中、湘州刺史。孝武帝时为尚书左仆射,宋明帝时以皇后父,官至侍中、特进卒。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元公。(,参见《南史》)

  • 王辅臣

    【生卒】:?—1681【介绍】:清山西大同人。原为河南人,姓李。明末参加农民军,后入姜瓌营,为王姓将校义子,始姓王。以勇敢善斗,号“马鹞子”。顺治间,随姜瓖降清。既而姜瓖反清,大同被围,乃降于清阿济格

  • 蒋壹

    【介绍】:三国吴九江寿春人。蒋钦子。封宣城侯。领兵拒刘备有功,还赴南郡,与魏交战,临阵卒。

  • 权龙襄

    【介绍】:名或作龙褒。唐人。武周万岁通天中,任沧州刺史。坐亲累,贬岭南容山府。中宗神龙中追入,授瀛州刺史。景龙中,为左武卫将军。常自矜能诗,而不晓声律,所作俚俗粗鄙,时人讥为“趁韵”。

  • 彭光友

    【生卒】:?—1862【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咸丰间以武童从军镇压太平军,转战湖北、安徽等地,累擢副将。攻占天京后,改记名总兵。后在蕲水战死。

  • 公孙让

    【介绍】:明淮安府盐城人。洪武中官安吉知县。执法公平,人不敢犯。

  • 裴均

    字君齐,倩子。明经入仕。从张建封讨李希烈,以劳袭正平县男。率兵抗抵刘辟,加检校吏部尚书。元和时官至宰相。均喜以财交权幸,任将相凡十余年,荒纵无法度。【介绍】:唐河东闻喜人,字君齐。裴倩子。举明经第。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