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约

沈约

【生卒】:441~513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生卒】:441—513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孤贫好学,博通群籍、善作文。齐文惠太子召以掌文牍,校四部图书。竟陵王所招文士,也与相善。萧衍辅政,密劝代齐称帝。及梁国建立,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累迁太子少傅、尚书令。自负高才,贪于荣利,当政十余年,未尝荐贤举人,政之得失,无所用心。天监十二年卒,谥号隐。著《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及文集一百卷,皆传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441~513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生卒】:441—513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孤贫好学,博通群籍、善作文。齐文惠太子召以掌文牍,校四部图书。竟陵王所招文士,也与相善。萧衍辅政,密劝代齐称帝。及梁国建立,迁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累迁太子少傅、尚书令。自负高才,贪于荣利,当政十余年,未尝荐贤举人,政之得失,无所用心。天监十二年卒,谥号隐。著《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及文集一百卷,皆传于世。(,参见《南史》)


【生卒】:441~513

【介绍】: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猜你喜欢

  • 夏道一

    【介绍】:明末清初直隶大名人,字元真。明崇祯中举人。性高洁,隐居自放。入清,绝意仕进,率子躬耕,足迹不入城市。诸子皆不令读书,鞭牛负薪而已。

  • 长孙知人

    【介绍】:唐河南人。太宗贞观二十年,官尚药奉御。二十二年,官司农少卿。高宗显庆元年,为司农卿。

  • 俞纲

    【生卒】:?—1478【介绍】:明浙江嘉善人,字宗立。诸生。正统间官郕王府审理正。景泰元年进兵部右侍郎,入阁办事,固辞。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宪宗成化初致仕。

  • 宇文百之

    【介绍】:宋阆州新井人。性孝友,数世不异居。传庭前六燕同巢,紫荆异本合干,人以为孝友之应。

  • 田重进

    【生卒】:929——997幽州(今北京)人。后周显德中,应募为卒,隶赵匡胤麾下。陈桥兵变后,积功升瀼州刺史。雍熙中,率兵北征,伏兵于飞狐南口,败契丹兵,连破飞狐、灵丘等城。改彰信军节度使,后移京兆尹、

  • 苏淑

    【生卒】:?—541【介绍】:北魏武邑人,字仲和。孝明帝熙平中袭兄爵为晋阳男,除司空士曹参军,屡迁为奉车都尉、领殿中侍御史。后出除乐陵内史,谢病乞解,人吏老幼诉乞淑者甚众。又任荥阳、中山二郡太守,有能

  • 萧敷

    【生卒】:?-497字仲达,梁武帝次兄。初为齐后军征虏行参军,迁至随郡内史,在郡招怀民庶,远近归附,前后内史皆不及其德政,征为庐陵王谘议参军。建武四年卒。梁追封永阳郡王,谥号昭。(,参见《南史》)【生

  • 邵顺国妻刘氏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丈夫卒后,守节教养两个儿子,皆成家立业。

  • 沈遇

    【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公济,号臞樵。工画。善山水,晚尤长雪景。宣德、正统间,声名甚籍。

  • 陈安世

    【介绍】:东汉京兆人。性慈仁,家贫,佣于权叔本家。叔本好道。传有二书生从叔本研习道术。叔本意怠,而安世习道惟勤。一日二人乃约安世会大树下,与药二丸使服,遂不复食,但饮水。叔本谓其得仙,反师事之。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