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法兴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1276【介绍】:宋人。恭帝德祐中,李芾守潭州,隶芾帐下为卒。元兵陷城,芾力竭,请杀己及家人。固辞不得,泣而从芾命,待芾家人尽醉,遍杀之,芾亦引颈受刃。既而纵火焚芾居,还家杀妻子,复至火
【生卒】:1494—1574【介绍】:明陕西渭南人,字元真,一字元命,号姜泉。南大吉弟。曾从王守仁学。嘉靖十七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历保宁、归德知府,官至山西按察副使,兵备雁门。以上疏言备边事,触忌罢归
【生卒】:1755—1824【介绍】:清江苏震泽人,字翰宣,号鲈江。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久不第。年老授教谕,不就。以撰述自娱。古文师法归有光。有《嘉树山房集》。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仕后周,为御马直队长,迁马步军副都军头兼控鹤、弓弩、大剑都指挥使。宋开宝六年(973),加都军头,领毅州刺史。太平兴国初,为扬、楚等九州都巡检使。征太原,坐所部逗挠失律,贬授武
【生卒】:1719——1795字崑城。浙江嘉善人。初以优贡生赐举人,乾隆前期进士。供职上书房,曾为嘉庆帝讲授诗文,历官至工部侍郎。乾隆中,先后两次督江苏学政。曾勘查洪泽湖水情。乾隆六十年卒。【生卒】:
【介绍】:宋人。九举不第,号“白蜡明经”,时以唐张鹜“青钱学士”为对。
字仲修,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八年(1495)由乡举入太学。以学问品行出名。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1511)官御史。巡盐河东。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出按凤阳,数与中官党相抵触,贬为
【生卒】:?——1758甘肃西宁(今属青海)人。本为准噶尔人,雍正时被俘,被西宁高氏收养。入伍从军,累官至西宁镇总兵。乾隆二十二年(1757)从兆惠军出击伊犁,破敌立功,授领队大臣。次年战死于叶尔羌之
【生卒】:?-948镇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幼为僧,后还俗,事后唐末帝,任为供奉官,累任监军。后晋时累于边城戍守,以勇闻名。后汉建立,授镇州副使,因人诬告被杀。
【介绍】:宋隆兴丰城人,字思永。孝宗乾道进士。参兴国军事。从朱熹、张栻游。历知宁乡、衡阳,皆有政声。将召用,以哭赵汝愚忤时相,通判成都。寻知成州,因不肯依附韩侂胄,终不得召。有《李成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