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沈法兴

沈法兴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生卒】:?-620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世为郡豪,宗族强盛。隋末任吴兴郡守。大业十四年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旋得精兵六万,割据余杭、丹阳等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次年先后称天门公及梁王,年号延康。后被李子通击败,投江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20

【介绍】:

隋至唐初湖州武康人。沈恪子。隋炀帝大业末,为吴郡太守。宇文化及杀炀帝,乃以诛化及为名起兵,将精卒六万趋江都。杀毗陵郡通守路道德,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闻越王杨侗立,乃上书称大司马,承制置百官。唐高祖武德二年,称梁王,建元延康。自以为江南指日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即便诛戮。后为李子通所败,投江死。


猜你喜欢

  • 晏敦复

    【生卒】:1075—1145【介绍】:宋抚州临川人,字景初。晏殊曾孙。少学于程颐。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通判临江军。高宗绍兴中权吏部侍郎,请谒不行,铨综平允。除给事中,居右省两月,论驳凡二十四事。鲠峭敢

  • 王佐

    【介绍】:明广东临高人,字汝学。少年时受业于丘浚。正统十二年举人,历官高州、邵武同知,任满,改临江府同知致仕。所至清廉爱民,惟为人质直,始终不得擢升。卒年八十五。有《鸡肋集》、《经籍目略》、《原教篇》

  • 余永鸾

    【介绍】:明湖广辰溪人。由贡生授巴县知县。清介如水,地方人士有馈赠者尽却之。历三年,以不善事上官,免归,力耕授徒以老。

  • 李玭

    【介绍】:宋大名宗城人。力耕事母。母卒,让田于弟,庐葬所,昼夜号泣,三年不食肉衣帛。真宗天禧中,诏赐粟帛,令府县安存之。

  • 王淮

    【生卒】:?——1189字季海,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劾罢秦桧余党汤思退及沈介、刘宝。荐郑伯熊、李焘等。淳熙二年(1175),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旋除同知枢密院

  • 陈归女

    【生卒】:?—390【介绍】:东晋庐江浔阳人。以色美,能歌弹,于孝武帝时入宫,为淑媛。生安帝、恭帝。卒赠夫人。安帝时追崇为皇太后。

  • 郭嗣本

    【介绍】:唐京兆人。郭衍子。太宗贞观中,官至司农卿。太宗欲徙思摩于白道之北,思摩惧薛延陀,不肯出塞,遂遣嗣本赐延陀玺书晓谕之。官至鸿胪卿,封怀仁县公。卒谥靖。

  • 孙大刚

    【生卒】:1754—1821【介绍】:清浙江镇海人,字剑凌。乾隆间由行伍累擢守备。嘉庆间任海坛镇总兵,多次与蔡牵在闽浙洋面交战。后与王得禄在鱼山外洋攻杀蔡牵。

  • 金始桓

    【生卒】:1636—1697【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匡夏,号公觐,别号复庵。少善文,及长,博通经史,尤长于《春秋》。入清后弃举业,吟咏自娱。卒后私谥恭素。有遗集。

  • 宇文昌龄

    字伯修,成都双流(今属四川)人。举进士。历提举秦凤路、两浙常平,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知梓、寿、邓、郓、青州及河中府等。徽宗立,召为刑部侍郎,徙户部。陕西#刍粮至边,按旧制自内郡转输,深为民忧,他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