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何澹

    【介绍】:宋处州龙泉人,字自然。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祭酒、兵部侍郎。光宗立,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进御史中丞。宁宗即位,阿附权贵、急于荣进,劾赵汝愚致其落职罢祠,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主伪

  • 殷恒

    【介绍】:南朝齐陈郡长平人,字昭度。宋明帝泰始初为度支尚书。因故左迁散骑常侍。入齐,历官清显,至金紫光禄大夫,建武中卒。

  • 杨谧

    【生卒】:?—1500【介绍】:明河南仪封人,字文宁。成化五年进士。授昆山知县。弘治中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勤政而严以绳下。官至兵部右侍郎。

  • 李文侯

    【生卒】:?—186【介绍】:东汉金城湟中人。灵帝中平元年先零羌起兵为将军。攻杀护羌校尉冷征。后为韩遂所杀。

  • 朱景英

    【介绍】:清湖南武陵人,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 叶敷

    【介绍】:清江苏上海人,字来青,号南田,又号云巢散人。叶映榴子。康熙诸生。以父难荫补荆门郁林州知州,官至沂州知府。为官有惠政。官永康时,官遇火灾,不按惯例增加耗羡,变卖家产自行赔偿。工诗,画山水、人物

  • 拜住

    【生卒】:?——1323安童之孙。初袭为宿卫长。广延儒士,谘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英宗即位,为中书平章政事。左丞相、右丞相,协助英宗推行新政,重用张珪等儒士。至治三年(1323)针对京仓充满,而民

  • 陈叔敖

    南朝陈人,字子仁,陈宣帝第二十一子。至德元年(583)立为临贺王,授仁武将军。陈亡入关,炀帝时授仪同三司。(,参见《南史》)

  • 周卜世

    【生卒】:?—1701【介绍】:清汉军正黄旗人。顺治间由监生授通政使副理事官。累迁长芦盐运使。康熙间巡视盐政,累擢仓场侍郎。吳三桂反,任山东援剿提督。官至正红旗汉军都统。

  • 方濬

    【介绍】:元建德路淳安人。世祖至元间知铜陵,体恤百姓,兴建学校,并于五松山重建太白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