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宣宗

明宣宗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生卒】:1399——1435

即朱瞻基。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仁宗长子。英气满面,智识过人。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从此成祖巡幸征讨皆随从。仁宗为太子时,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多赖他之力。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为政平允,社会安定,法纪严明。百姓乐业,国库充余。明朝至此历六十年,民气渐舒,有治平之象。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猜你喜欢

  • 施子仁

    【介绍】:宋人。度宗末知复州,元兵攻襄阳,时邻境郡守皆委城去,惟子仁固守。城陷,不屈死。

  • 陈伯茂

    【生卒】:551—568【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

  • 马希萼

    五代楚国主马殷子。初为朗州节度使,其弟希广继立,他起兵争夺王位,后汉乾祐三年(950)杀弟自立。称臣于南唐李景,封楚王。次年又被弟希崇所废,囚于衡山。后被南唐迁居洪州。【介绍】:五代时楚国国君。马殷第

  • 杨干

    【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悼公弟。悼公三年,会诸侯于鸡泽。干乱其阵行,魏绛戮其仆以惩之。

  • 崔振

    字延根,挺弟。孝文帝时,由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谨慎干练。被帝赏识。宜武帝初,为廷尉少卿。陆琇与元禧通谋,下狱。朝中权贵多为琇开脱。振奉法严治琇罪。后为肆州刺史,有政绩。永平中,为河东太守,卒于郡。历官

  • 巩嵘

    【生卒】:1151—1127【介绍】:宋婺州武义人,字仲问。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大理寺丞。上书言兵端不可开,忤宰相,出知严州,临行犹言攘外当先修内。后直秘阁,历迁司封郎致仕。居官以儒术为吏

  • 吴鼎臣

    棣州(今山东惠民)人。仁宗朝,为侍御史,疏论枢密使夏竦原在并州杖杀私仆,复与谏官、御史劾竦与陈执中不协,不可共事,竦罢。以天章阁待制卒。【介绍】:宋棣州人。仁宗时为侍御史。迎合宰相贾昌朝意,排斥同官李

  • 李丰

    【介绍】:北魏人。冯太后时宦官,被眷宠,出入禁闱,积资巨万,第宅华壮。

  • 李后

    【介绍】:战国时楚国人。春申君舍人李园女弟。楚考烈王无子,李园先进女弟与春申君,知有身,再由女弟劝说春申君以事楚王。楚王召而幸之,遂生子悼,立为太子。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宠李园,园杀春申君以灭口。

  • 蔡八儿

    【生卒】:?——1234性纯朴忠烈,骁勇善战。金末,为忠孝军元帅。天兴二年(1233),自息州入援蔡州,为城西面副守。翌年,元军破城,战死。【生卒】:?—1234【介绍】:金人。为忠孝军元帅。哀宗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