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
【生卒】:约前370—约前310
【介绍】:
战国时宋国人。尝为魏惠王相。主张联合齐楚消弭战乱,为“合纵”策略之组织者。后受张仪排斥,一度游于楚、宋。善辩,与庄周友善。庄周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为名辩学派“合同异”论之代表人物,持论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又富于自然科学知识,答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时,“不辞而应,不虑而对”。有《惠子》,已佚。
【生卒】:约前370—约前310
【介绍】:
战国时宋国人。尝为魏惠王相。主张联合齐楚消弭战乱,为“合纵”策略之组织者。后受张仪排斥,一度游于楚、宋。善辩,与庄周友善。庄周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为名辩学派“合同异”论之代表人物,持论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又富于自然科学知识,答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时,“不辞而应,不虑而对”。有《惠子》,已佚。
姓吾丘,字子赣,西汉赵(治今邯郸市)人。年少以善棋行格五待诏,从董仲舒受《春秋》,迁侍中中郎,后任东郡都尉。不久召入为光禄大夫侍中,武帝常令其与大臣辩论国事,丞相公孙弘等数诎。后坐事被杀。【介绍】:西
【介绍】:唐末五代时清河东武城人,字顺之。哀帝天祐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转河清尉,迁监察御史,改右补阙,复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入为翰林学士,寻求解职,拜礼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掌
【介绍】:明广东番禺人,字彝伯。嘉靖七年举人,授江西瑞金知县,有威惠。以治行征为南京四川道监察御史,疏言禁无名差役等五事。迁山东按察佥事。
【生卒】:1092——1137字安老,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宣和初,以上舍生入仕。绍兴初,参与镇压湖南、湖北诸地农民起义。不久,升直龙图阁,知建康府,献《东南防守利便》三卷。后密奏罢郦琼兵柄,事泄,
字子通,世居江左。与梁武帝衍为布衣交。忤衍,奔东魏。与元瑾等共谋杀高澄,事败,澄惜其才,将不杀,济辞气不挠,遂被杀。在邺讲音韵,士人多从其学。【介绍】:北魏颍川人,字子通。世居江左,与梁武帝萧衍为布衣
定州(今河北定县)人。事母至孝,母病痈,叔才吮疮注药。及亡,庐墓侧。【介绍】:唐定州人。隋末荒馑,叔才夜乞食,还进母。尝为贼执,欲杀之,叔才告其情,贼怜其孝,为解缚。后母病,叔才吮疮注药。及母亡,庐墓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帝颛顼之裔女。相传尝织,有玄鸟遗卵,吞而有孕,生子大业,为嬴姓之先祖。
【生卒】:1031—1106【介绍】:宋苏州吴县人,字彝叟,一作夷叟。范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处之以静,民为图像奉之。哲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废王安石新法
【生卒】:548—576【介绍】:北周京兆杜陵人,字善会。位骠骑大将军、京兆尹。从周武帝攻齐,阵亡于并州。谥贞。
泾阳(今属陕西)举人。任自在州知州,驻沈阳。天启元年(1621)、清兵陷城,死。赠按察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