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温

张温

字惠恕,吴郡吴(今属江苏)人。孙权时历任议郎、选曹尚书、太子太傅、辅义中郎将。以节操、论议、文章知名当时。曾出使蜀汉,归,称美蜀政,为权所忌,遂借它事下狱治罪,六年后病卒。


【生卒】:?——1393

随同朱元璋渡长江作战,因功历升任大都督府佥事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从收中原,克陕西,守兰州,元将扩廓攻城不能下。从伐蜀,功多,洪武十一年(1378)讨西羌。次年,论功封会宁侯。继而主持河南军务,从征云南,讨纳哈出,从北伐,皆有功。后以僭用皇帝器物,犯罪,坐蓝玉党死。


【生卒】:?—1393

【介绍】:

明初人。元末从朱元璋渡江。授千户,积功至天策卫指挥佥事。后守兰州御扩廓,太祖称为奇功,擢大都督府佥事。以蓝玉党案被杀。


【介绍】:

五代时魏州魏县人,字德润。初事后梁太祖为步直小将。末帝时为左右捉生都指挥使。后归后唐庄宗为永清都校。从袭契丹有功。后屯兵雁门,逐契丹出塞,官晋州节度使。


【生卒】:193—230

【介绍】:

三国吴吴郡吴人,字惠恕。初拜议郎,孙权时累官太子太傅,甚见亲信。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为蜀所重。孙权衔其称美蜀政,又疾其名盛。坐暨艳事,幽之有司。数年卒。


【生卒】:?—191

【介绍】:

东汉末南阳穰人,字伯慎。灵帝时官司空。边章、韩遂兵起,拜为车骑将军,屯美阳。时董卓以破虏将军从征,无功而辞对不逊,因卓有威名而不问。后历任太尉、卫尉,封互乡侯。卓专权时,与司徒王允共谋诛卓,未发,卓使人诬与袁术交通,笞杀于市。


衮子。位至外都大官、广宁太守。卒


字德润,魏州魏县(今属河北)人。初事后梁太祖为步直小将,迁崇明都校。从刘鄩平叛徐州,任为右捉生都指挥使。后为后唐庄宗俘获,历为武州、蔚州两州刺史,振武、昭武两镇留后,洋州节度使等职,病卒于晋州镇任。


猜你喜欢

  • 练子宁

    【生卒】:?—1402【介绍】:明江西新淦人,名安,以字行。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修撰,历迁工部侍郎。建文时,与方孝孺并见信用,改吏部左侍郎,寻拜御史大夫。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屡败,子宁请诛之,不听,因大

  • 赵尚宽

    字济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参知政事赵安仁子。授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余人破械夜遁,杀居民,将犯境,他派兵全获盗贼。嘉祐中,知唐州,其地素沃土,经五代之战乱,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他调卒兴修水利,

  • 其石

    【生卒】:?—前198【介绍】:西汉人。以中谒者从刘邦,入汉,以郎中骑从刘邦定诸侯。高祖七年,封阳河侯。卒谥齐。

  • 道安

    【生卒】:314—385【介绍】:十六国时前秦僧。扶柳人,俗姓卫。十二岁出家,从佛图澄受业。后在襄阳、长安等地以性空为宗宣扬佛教。并组织参与佛经翻译。对前期佛教主要贡献:注疏佛经如《般若经》等;整理新

  • 施男

    【介绍】:清江西吉水人,字伟长。顺治初随攻广西,以军功授广西按察副使。诗文险僻。有《筇竹杖》。

  • 吕武

    【介绍】:宋人。原为太平州步卒。应募从文天祥出使,偕脱镇江之难,沿淮东走海道,赖其力为多。天祥开府南剑时,以武功补官,受命结约州县,起兵相应,会天祥于汀、梅。性忠鲠,好面折人,多触忌讳。后以环卫官率千

  • 马廷用

    【生卒】:1446—1519【介绍】:明四川南充人,字良佐,号紫崖。成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进侍读,预修《大明会典》。升南京翰林侍读学士,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尝署南京户部,适岁歉,发廪赈济江

  • 贺寿慈

    【生卒】:1810—1891【介绍】:清湖北蒲圻人,初名于逵,榜名霖若,字云黼,晚号赘叟,又号楚天渔叟。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工书善诗。有诗文集。

  • 元叔略

    思略弟。东魏时为太尉主簿。

  • 刘守敬

    【介绍】:唐彭城人。武则天时,历户部员外郎、金部郎中。圣历二年,自洛州刺史授湖州刺史,迁太常少卿。有《四部言心》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