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孟子

孟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生卒】:约前390—前305

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礼义,阐述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之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一说该书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而成。


【生卒】:约前372—前289

【介绍】:

孟轲。战国时邹人,字子舆。鲁公族孟孙氏后裔。少丧父,母三迁其居,使近学宫习礼知学。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尝至齐、宋、滕、魏等国游说。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终不见用。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等说,以冀说服诸侯,反对武力兼并。又倡“良知”、“良能”说,教人存心养性。与万章等门人集儒家论述著书立说以终。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被认为孔子儒家学说之继承者。宋元之际配享孔庙,称“亚圣”。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猜你喜欢

  • 赵世清

    【介绍】:宋宗室。赵德昭曾孙。累官茂州防御使,封申国公。神宗熙宁中坐上书请袭曾祖越懿王封不当,夺一官。寻迁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会稽郡王,仕至保信军留后。卒谥恭安,追封虢王。

  • 王树穀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原丰,别字恬叟,号无我,又号鹿公,又自号文外布衣。画人物极精妙,衣纹秀劲,设色古雅,一时工人物者无能出其右。山水亦佳。所居名“粟园”。

  • 孟子

    【生卒】:约前390—前305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序《诗》《书》,言

  • 朴赛因不花

    【生卒】:?—1368【介绍】:元肃良合台人,字德中。由速古儿赤累官中书平章政事,明兵逼京师,诏守顺承门,城陷,以不降被杀。

  • 髡残

    清初著名画家。字介丘,号石溪、白秃、䒶壤、石道人、残道者、庵住道人等。湖南武陵(今常德)人。自幼出家为僧,多游名山,后住南京牛首寺。擅画山水,长于干笔皴擦,墨气沉着,能写出山川郁茂苍莽的

  • 武英

    【生卒】:?——1041字汉杰,太原(今属山西)人。以父战死,录三班借职,以右班殿直为忻、代州同巡检。击败契丹百余骑,以功迁左班殿直、监雄州榷场,徙庆州柔远砦。康定二年(1041),元昊扰边,随任福与

  • 麦廷章

    【生卒】:?——1841广东鹤山(今高鹤)人。从军,官外委累至游击。道光二十年,率水师巡防九龙山一带,屡败英国侵略军。佐提督关天培守靖远炮台。次年战死。

  • 徐用锡

    【生卒】:1656—?【介绍】:清江南宿迁人,占籍大兴,初名杏,字坛长,一字鲁南,又字昼堂。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后罢归。乾隆初起授翰林院侍读,年已八十。曾从李光地游,究心乐律、音韵、历数、书法。

  • 张庆

    真定(今属河北)人。善事继母。伯父异居河南,甚贫,他闻之,迎归养之,供#丰备,过于所生。

  • 孙元

    交子,进士。终四川副使。谨厚有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