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思徵,吴江(今属江苏)人。弘治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正德时,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年(1523)改抚江西,奏免杂调缗钱,积谷备荒。后历兵部右侍郎、工部侍郎。被弹劾,称疾归。起为右都
【生卒】:?—约1524【介绍】:明四川内江人,字德中,正德九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练习国典,尚书及诸曹长有大疑难,必先访才。嘉靖初以议大礼,被杖下狱,数月卒。
【生卒】:540—576字润玉,琰从父兄弟。好学,能作文,州举秀才,以对策高第,超授衡阳王文学、天保殿学士。后主为太子时,闻其名,征为管记,甚见信任与重用。后以疾失明,归家卒。有集十卷。(,参见《南史
字昌叔,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第进士、调华池令,改知淳化县。元丰中,从种谔攻西夏,参其军事。元祐初,司马光等议弃熙、河、兰州归西夏,衍极力反对。迁陕西转运判官,除金部、户部员外郎。奉诏巡视熙河,奏请
【生卒】:1056——1088初名仲恪,英宗第四子。少好学,及长博通群书,工飞白、篆、籀,颇好医书,著有《普惠集效方》。初封大宁郡公,进鄠国公、乐安郡王、嘉王。累授武胜、保信、保静、武昌、武宁、镇海、
萧县(今属安徽)人。流寓嘉兴。跟随老师贡师泰、周伯琦等受学,文章典雅,独成一家之言。征修《元史》,入翰林,累升任为试用吏部侍郎,因事贬到朐山。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持会试。所选中进士皆为名臣
【生卒】:?—1512【介绍】:明绥德卫人。出身士伍,积功为协守延绥副总兵。正德六年,率部镇压中原义军,进都督佥事。次年,在洛南与刘惠、赵鐩部农民军交战,被杀。
字叔愿,彝从曾孙。孝文帝时,为中书博士。出使南朝,经故里,以母病忧,坐免官。后复官,位至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明帝正光中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广川人,字叔愿。孝文帝太和中为中书博士,从
【生卒】:?—前563名騑。郑缪公子。郑国之卿。釐公时任相,主宰国政。前566年派人药死釐公,拥立郑简公,并杀死反对他的群公子。在外交上既与晋盟又与楚盟,采取两面亲善政策。曾下令整顿田地沟洫疆界,损害
【生卒】:1443—1489【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京,字原己。世医,工古文辞,隐居养亲。成化中以名医征入京师,历官南京太医院院判。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