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三吾

刘三吾

【生卒】:1313—?

【介绍】:

元明间湖广茶陵人,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元末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洪武十八年,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刊定各种礼制及三场取士法,主持纂修《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书,又删定《孟子节文》,太祖所撰书亦多使为序。三十年坐会试所取皆南方人,以老免死戍边。建文初召还,久之卒。有《坦斋文集》、《书传会选》。


【生卒】:1313——?

初名如孙,茶陵(今属湖南)人。元末避乱到广西,授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攻下广西,乃回茶陵。洪武十八年(1385),年七十二,由茹瑺推荐,授左赞善,累升为翰林学士。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由他刊定。为帝制《大诰》及《洪范注》作序。主持撰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与汪睿朱善称“三老”。对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面临大节,屹然不可夺志。三十年主考会试。考生告他对其同乡有私。帝命核查属实,流放戍边。时谓“南北榜”又曰“春秋榜”。建文初召回,久之死。


【生卒】:1313—?

【介绍】:

元明间湖广茶陵人,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元末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洪武十八年,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刊定各种礼制及三场取士法,主持纂修《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书,又删定《孟子节文》,太祖所撰书亦多使为序。三十年坐会试所取皆南方人,以老免死戍边。建文初召还,久之卒。有《坦斋文集》、《书传会选》。


【生卒】:1313——?

初名如孙,茶陵(今属湖南)人。元末避乱到广西,授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攻下广西,乃回茶陵。洪武十八年(1385),年七十二,由茹瑺推荐,授左赞善,累升为翰林学士。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由他刊定。为帝制《大诰》及《洪范注》作序。主持撰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与汪睿朱善称“三老”。对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面临大节,屹然不可夺志。三十年主考会试。考生告他对其同乡有私。帝命核查属实,流放戍边。时谓“南北榜”又曰“春秋榜”。建文初召回,久之死。


【生卒】:1313—?

【介绍】:

元明间湖广茶陵人,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元末为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洪武十八年,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刊定各种礼制及三场取士法,主持纂修《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书,又删定《孟子节文》,太祖所撰书亦多使为序。三十年坐会试所取皆南方人,以老免死戍边。建文初召还,久之卒。有《坦斋文集》、《书传会选》。


猜你喜欢

  • 陈伯智

    【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策之。陈文帝第十二子。博涉经史。宣帝太建中,立为永阳王。为侍中,累迁尚书左仆射,领会稽内史。后为特进。陈亡入隋,炀帝大业中,为国子司业。

  • 孟毓森

    【生卒】:?—1850【介绍】:清江苏甘泉人,初名金辉,字玉生,又号玉箫生。善山水,工篆刻,精鉴别。有《二十四桥草堂集》。

  • 尔朱羽健

    【介绍】:北魏北秀容川人。契胡族部落首领。道武帝登国初为领民酋长。从平晋阳,定中山,以功拜散骑常侍。割秀容三百里封之,以为世业。太武帝时卒。

  • 李延昌

    【介绍】:唐上谷人。原姓麻,名嗣宗。中宗时为利仁府折冲。以平韦后之功,拜右金吾卫中郎将,赐姓李,改今名。玄宗开元二年,为卫尉卿,封凉国公。改朔方后军大总管。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 妫皓

    【介绍】:东汉人。桓帝末任尚书郎。窦武荐于朝。

  • 李象古

    【生卒】:?-819皋子。初为衡州刺史。拜安南都护后,贪纵不法,又憎恶部将杨清,适逢邕管黄家叛乱,象古令清征讨,清行至途中,回师围攻安南破城,将其杀死。(,参见《新唐书》)【生卒】:?—819【介绍】

  • 封孝琰

    【生卒】:523-573字士光,兴之次子。解褐秘书郎。北齐初为太子舍人。后主天统初,为并省吏部郎中。曾讥讽和士开,士开用事时,不得升调。祖珽执政,面赞珽为“衣冠宰相”,诸亲贵闻言大恨。以通直散骑常侍兼

  • 彭韶

    【生卒】:1430—1495【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凤仪,号从吾。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成化初,以疏论权幸奸邪,两下诏狱。弘治中,由刑部侍郎进尚书。屡抗疏极论朝政诸弊,不纳。居官秉节无

  • 段直

    【生卒】:1190—1254【介绍】:金元间泽州晋城人,字正卿。少英伟、有识虑。金末以地方秩序混乱,聚众结垒自保。蒙古兵至,降于木华黎,授泽州长官。招抚流亡,兴建学校,在官二十年,多有惠政。朝廷特命提

  • 陈察

    【介绍】: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元习。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昌推官。正德初,擢南京御史。以养亲归,家居九年,始赴补。谏武宗南巡,夺俸。嘉靖初按四川。。帝亲审讯杨言,落其一指,察强谏,退又具疏申理,直声震朝野